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63000)韓晨鵬 徐清芳 張美華
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危急病癥,由于其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確診較困難,一旦錯過治療最佳時期則增加病死風險。近年來,生物學檢測逐漸在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診療中體現其應用價值[1]。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前白蛋白(PA)、降鈣素原(PCT)與C反應蛋白(CRP)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療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兒的臨床資料,確診為新生兒敗血癥的49例患兒為研究組,確診為小兒肺炎且不合并感染的47例患兒為對照組。納入標準:研究組患兒均符合新生兒敗血癥診斷標準[2]。研究組患兒男23例,女26例,出生體重(2.61±0.53)kg,出生日齡(5.68±3.12)d;對照組患兒男24例,女23例,出生體重(2.65±0.0.56)kg,出生日齡(5.27±3.23)d?;純杭覍僦橥?。兩組患兒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1h內采集靜脈血1ml,研究組患兒根據其病情進行10~14d的抗感染治療,對照組患兒進行對癥治療。治療10d后,采集研究組患兒靜脈血1ml。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前白蛋白(PA)、C反應蛋白(CRP)水平,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降鈣素原(PCT)水平。
1.3 觀察指標 觀察血清PA、PCT、CRP聯合診斷與單一診斷的準確性,比較兩組入院時血清PA、PCT、CRP水平,以及研究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PA、PCT、CRP水平。
1.4 數據分析 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數據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PA、PCT、CRP診斷新生兒敗血癥的準確性結果 血清PA、PCT、CRP單一診斷準確性分別為83.67%(41/49)、81.63%(40/49)、75.51%(37/49),均低于三者聯合診斷的準確性95.92%(47/49)(χ2=4.009、5.018、8.333,P<0.05)。
2.2 兩組患兒入院時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兒血清PA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3 研究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10d后血清PA水平較治療前升高,PCT、CR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兒入院時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附表1 兩組患兒入院時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組別 n PA(mg/L) PCT(ng/mL) CRP(mg/L)研究組 49 102.36±24.16 14.32±4.51 65.48±18.74對照組 47 172.23±27.89 0.37±0.11 2.31±0.46 t 13.136 21.195 23.098 P 0.000 0.000 0.000
附表2 研究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附表2 研究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PA、PCT、CRP水平比較()
時間 PA(mg/L) PCT(ng/mL) CRP(mg/L)入院時 102.36±24.16 14.32±4.51 65.48±18.74治療10d后 174.85±28.32 0.89±0.23 3.52±1.12 t 13.631 20.818 23.103 P 0.000 0.000 0.000
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因病原體侵入機體,在血液中繁殖并產生毒素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早診斷、早治療對該疾病預后有重要意義,目前生物學檢測在其早期診療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中,血清CRP、PCT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診斷價值是臨床研究熱點,而血清PA與CRP、PCT聯合檢測對診斷及預后判斷的價值則少有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入院時研究組患兒血清PA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對照組。經過10d的抗感染治療后,敗血癥患兒血清PA水平較治療前升高,PCT、CR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此結果證實了上述3個指標在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中均具有一定敏感性。本研究還發(fā)現,血清PA、PCT、CRP聯合診斷的準確性高于單一診斷,表明三者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的診療中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PA、PCT、CRP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中有較高準確性,且對預后判斷有一定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