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qū)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控中心(102200)范宇佳
北京市昌平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102200)徐立民 張愛華
銀翹解毒丸處方源于銀翹散,銀翹散出自我國清代著名醫(yī)家吳瑭所著的《溫病條辨》一書[1],演變于金元四大醫(yī)學(xué)家之一李東垣的清心涼膈散。原文記載的本方藥物組成為“銀花一兩,連翹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荊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用鮮蘆根湯煎煮后服用”。主要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皰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疾病[2],也有用于手足口病、艾滋病等治療的文獻(xiàn)報道[3][4]。
附表1 5種成分線性關(guān)系
附表2 5種成分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附表3 5種成分含量測定結(jié)果(mg/g)
作為我國中藥傳統(tǒng)劑型口服散劑的銀翹散,雖然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等特點,但也存在服用量大、服用次數(shù)多,不便于服用等缺點。目前國內(nèi)由銀翹散為處方改制的中成藥品種有26個,其中銀翹解毒丸、銀翹解毒片是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原方改劑品種,是治療風(fēng)熱感冒的常用中成藥,該藥療效穩(wěn)定,臨床應(yīng)用廣泛。
銀翹解毒丸(水蜜丸)收載于《衛(wèi)生部藥品標(biāo)準(zhǔn)》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九冊[5],該標(biāo)準(zhǔn)中通過顯微鑒別、薄層色譜定性檢測金銀花、桔梗、連翹、牛蒡子、荊芥、薄荷、甘草七種中藥材,無定量檢測項目。對其質(zhì)量控制的研究報道,主要集中在以HPLC測定其中的綠原酸、牛蒡子苷、連翹苷等單個成分的含量[6-9]。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方法,同時測定銀翹解毒丸(水蜜丸)中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等特征性成分的含量,該方法簡單、高效,可有效控制質(zhì)量,確保臨床療效。
附圖 5種成分HPLC色譜圖。1:綠原酸;2:甘草苷;3:連翹苷;4:牛蒡苷;5:甘草酸
XS205DU電子天平(0.01mg,美國梅特勒公司);KQ-500DV 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置在線真空脫氣裝置、四元梯度泵、自動進(jìn)樣器、柱恒溫箱、SPD-20A紫外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
綠原酸(含量96.6%,批號110753-201314)、連翹苷(含量95.3%,批號110821-201213)、牛蒡苷(含量95.7%,批號110819-201309)、甘草苷(含量93.7%,批號111610-201106)、甘草酸銨(含量92.6%,批號110731-201317)對照品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銀翹解毒丸(水蜜丸)(每100粒重10g)購自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水為超純水。
3.1色譜條件 ThermoC18色譜柱(4.6mm×250mm,5μm),流動相A為乙腈,B為0.5%磷酸,梯度洗脫(0~8min,5%A;8~12min,5%→15%A;12~30min,15%A;30~50min,15%→40%A;50~60min,40%→60%A;60~70min,60%→100%A;70~80min,100%→5%A),體積流量0.8mL/min;檢測波長230nm;柱溫25℃;進(jìn)樣量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
3.2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連翹苷對照品5.42mg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制成連翹苷對照品貯備液;再分別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8.14mg,牛蒡苷對照品10.12mg,甘草苷對照品2.51mg,甘草酸銨對照品7.91mg置同一50mL量瓶中,并精密加入上述連翹苷對照品貯備液1mL,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綠原酸0.1573mg,連翹苷0.0103mg,牛蒡苷0.1937mg,甘草苷0.0470mg,甘草酸0.1435mg(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銨重量/1.0207)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3.3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銀翹解毒丸(水蜜丸)適量,研細(xì),取約1.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提取30min,放冷,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0.45μm微孔濾膜),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3.4陰性樣品溶液制備 按銀翹解毒丸(水蜜丸)處方及工藝,制備金銀花陰性樣品、連翹陰性樣品、牛蒡子陰性樣品和甘草陰性樣品,再按“3.3”項下方法分別制備金銀花陰性供試品溶液、連翹陰性供試品溶液、牛蒡子陰性供試品溶液和甘草陰性供試品溶液。
3.5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精密吸取“3.2”~“3.4”項下溶液適量,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結(jié)果見附圖。由附圖可知,各成分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塔板數(shù)均大于30000,陰性無干擾,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
3.6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取“3.2”項下對照品溶液,按“3.1”色譜條件分別進(jìn)樣1、2、4、6、8、10、12μL,測定。以對照品溶液的進(jìn)樣體積(μL)為橫坐標(biāo)(x),各對照品色譜峰面積為縱坐標(biāo)(y)進(jìn)行回歸,結(jié)果見附表1,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3.7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重復(fù)進(jìn)樣6次,測定峰面積,計算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05%、0.47%、0.08%、0.36%、0.15%,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3.8重復(fù)性試驗 取樣品(批號12031242)6份,按“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測得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RSD分別為0.34%、1.48%、0.28%、1.20%、1.78%,表明該方法的重復(fù)性良好。
3.9穩(wěn)定性試驗 取樣品(批號12031242)1份,按“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0、2、4、6、8、10 h后,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測得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12%、0.53%、0.20%、0.11%、1.7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10h內(nèi)穩(wěn)定。
3.10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銀翹解毒丸(批號12031242)6份,每份取0.50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3.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2ml,按“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jié)果見附表2。
3.11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樣品,按“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3.1”項色譜條件下測定,結(jié)果見附表3。
4.1流動相選擇 在流動相的選擇上,選取乙腈-水、乙腈-0.1%磷酸溶液、乙腈-0.2%磷酸溶液、乙腈-0.5%磷酸溶液等溶劑系統(tǒng),分別測定同一供試品溶液中5種被測成分的峰面積。在乙腈-0.5%磷酸溶液流動相系統(tǒng),梯度洗脫的色譜條件下,綠原酸、牛蒡苷、連翹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分離效果良好,峰形較好,在60min 內(nèi)就能實現(xiàn)良好的分離。確定乙腈-0.5%磷酸溶液為流動相系統(tǒng)。
4.2檢測波長選擇 在檢測波長的選擇上,取5種被檢測成分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和甘草酸(以甘草酸銨計)的對照品,分別加甲醇配制成對照品溶液,在200~400nm波長范圍內(nèi)掃描測定紫外吸收光譜,測得各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長,通過分析比較,選取230nm、250nm、280nm作為備選檢測波長。在備選檢測波長下分別測定同一供試品溶液中5種被測成分的峰面積。為保證5種被測成分均有較大吸收,確定檢測波長為230nm。
4.3柱溫選擇 分別考察了25℃、30℃、40℃柱溫時對樣品峰形、保留時間、分離度的影響,最終選擇25℃作為最佳柱溫。
該實驗采用HPLC法同時測定銀翹解毒丸(水蜜丸)中綠原酸、連翹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操作簡便、專屬性強、結(jié)果可靠,能快速、直觀和全面地反映銀翹解毒丸(水蜜丸)內(nèi)在質(zhì)量,可應(yīng)用于銀翹解毒丸(水蜜丸)的質(zhì)量控制及生產(chǎn)過程質(zhì)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