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黎花
學校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場所,更是傳播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基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學校的職責所在。班級文化是學校德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凝聚教育力量,純潔、優(yōu)良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奠定了扎實的文化基礎,所以,班級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班級里進行學習交流活動的,因此,這個時間段,班級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更要發(fā)揮好自身的班級管理職責。所有的學校對班級管理都是十分重視的,所以老師們也要從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出發(fā),不斷提升所在班級的文化品質,探索和發(fā)展符合當前班級管理和學生需要的班級文化,打開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構建班風文化,將班級文化活動的組織權交給學生
良好的班級文化和校園環(huán)境能夠創(chuàng)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還能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所以,學校應當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同時在校園內也同步開展文明班級的評比,讓班級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學生心中。
讓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文明校園、文明班級的創(chuàng)建中來,為提升班級文化出謀劃策,例如,組織學生提升班級文化氛圍一起裝扮教室,可以在教室里張貼勵志勤學的名人名言、懸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貼畫,在板報上設置“班級榮譽榜”專區(qū),同學們展開評比,讓那些刻苦學習、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熱愛祖國和集體的同學受到表揚和表彰,樹立典型,發(fā)揮優(yōu)秀班級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梢约訌妭鹘y(tǒng)文化教育,組織開展傳統(tǒng)名篇名著的引導教育、古詩文的鑒賞等活動,讓孩子們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涵養(yǎng),提升中華文化的鑒賞和傳承能力,為他們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扎實的文化基礎。同時,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和人文情懷為主旋律的影片,多管齊下加強道德品質教育。最后,學校還可以完善器樂室、廣播室、宣傳欄等基礎陣地,打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的傳播基地。以班級為本、以學生為本,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穿校服、唱校歌、背校訓。
二、構建班級文化,將班級文化建設權交給學生
為了使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班級綜合管理能力能夠得到全面提升,教師可以充分征求同學們的意見,組織開展符合同學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集體活動,有效鍛煉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彰顯班級管理自治這一文化特性。例如組織開展班干部競選活動。這樣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特長,讓孩子們也能得到相互交流,認真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避免他人的不足在自身體現。通過競爭和展現產生的班干部,會更有責任心,開展班級工作也會更認真,更能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課間,可以開展一些學習幫教活動,讓班干部帶頭,好生帶差生,提升班干部的領導能力,強化責任意識,同時還能給班級營造一個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老師們也可以經常性地指導班干部開展詩詞大會、趣味運動會、小型辯論賽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提高、游戲中發(fā)展,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設立一個公眾號,適當地發(fā)表一些文章,然后讓學生自由地在公眾號進行發(fā)言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落實德育教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教育專題活動,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意識,幫助學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多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志愿者服務等,通過實踐,讓學生銘記“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優(yōu)秀道德品質。讓孩子們明白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是做人的根本,時時事事都要彰顯道德的力量。
三、構建班風文化,將班風培育權交給學生
創(chuàng)建一個尊師、愛班、勤學守紀的濃厚班級文化氛圍,對整個班級的學生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班風建設是班級文化的核心,班風的好壞決定了班級文化的成敗。在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做班級的主人,實行民主化管理,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主觀能動性,為班級出力的同時,鍛煉自己的能力激發(fā)自己的潛能。
例如,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教師組織學生們開展以“我愛我家”、“真誠合作、團結協作”、“誠信對我說”等為主題班會,主題班會的內容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闡述,解決學生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對這些精神有自己的領悟,從而落實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班級大發(fā)現”的活動,讓學生根據實地考察、采訪以及上網等方式,將社會上一些良好的現象做成班級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德育課程相對于其他的課程來說,其體驗性以及實踐性都很強。因此,在德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生活,建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另一方面,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理解和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多和學生交流溝通,營造和諧、融洽、良好的學習氛圍,豐富班級文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