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青
摘 要:每一個孩子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和阻礙都不比一個成年人更加輕松。作為人民教師,我理應設身處地為每一個孩子著想。當這個小男孩成為我的另一個“兒子”的那一刻開始,我才明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人民教師的我,道阻且長。我將用我的職業(yè),我的三尺講臺,我的每一個四十五分鐘踐行教師的職責。
關鍵詞:教師 親情 師生情
中圖分類號:G639.2文獻標識碼:A文章號:1003-9082(2019)09-0-01
2017年年底,我有幸參加了蘭化一中組織的“送課下鄉(xiāng)”教學活動,我與蘭化幾所中學的十名老師來到了永登縣柳樹中學,為這里的孩子送上了我們精心準備的課程,這次的活動受到了柳樹中學老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校園里淳樸而善良,踏實而向上的學生精神面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我的另一個“兒子”就來源于這樣的學校。我清晰的記得,那天我在初一三班上完公開課準備要走出教室的時候,他一下躥到我的面前,又瞬間低下頭小聲的說:“老師,我能問你個問題嗎?”,孩子怯生生的樣子,我以為他會問我跟我這節(jié)課有關的知識,便信心百倍地回答說:“可以啊,我就喜歡問問題的孩子”。可當他的問題一出來,卻與我的想象相差甚遠,他的問題是:“你認為學習真的那么重要嗎?學習不好就一無是處了嗎?”我對這樣的問題沒有絲毫的準備,也不知道這個孩子為什么這樣問我,隨便的解答未必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困惑,我誠懇地告訴他先安心的上下一課,我一定會聯(lián)系你的,請你告訴我你的名字?!巴跣馈边@個名字便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課后我到他的班主任那里了解他的情況,王欣家中排行老三,雙親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有兩個姐姐都在上大學,是父母的驕傲和精神支柱,而他是雙親老來得子,父母傾其所有給予他物質(zhì)上的優(yōu)越感,同時對他學習的要求也很高,孩子不是很聰明,還算踏實,按時上課,認真聽課,對老師也很有禮貌,但是孩子性格有點孤僻,不喜歡和學生老師交流,但是在眾多學生中,王欣的表現(xiàn)往往看起來怯生生的,不愿意與其他人交談,小小的臉上籠罩著淡淡對生活的壓抑。更和身邊每天玩玩鬧鬧的同學們不一樣,王欣的臉上很少出現(xiàn)由衷的笑容。聽到班主任老師對王欣家庭的介紹,我恍然大悟,孩子的問題不是隨口一說,而是有深刻的內(nèi)在原因的。想要幫助孩子解決內(nèi)心的困惑,我便留下了王欣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想認真同孩子家長聯(lián)系探討王欣的學習問題和心理問題。
在回蘭州的路上,我和他的父母通了電話,了解到他們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他和兩個姐姐一樣優(yōu)秀,成為他們的驕傲,在學習上對他的要求很高,忽略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偶爾的交流也全部是與學習有關。在王欣和家長的交流中,王欣基本處于被動接受教育的位置,而家長則處于絕對主動地位。孩子認為家長很難理解自身對學習生活的看法,家長則一味教育孩子應當加倍努力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忽視了正處于青春期的王欣自身的情感表達。他們十分愛這個寶貝,這讓我更加確定了判斷,“老來子,希望高,重成績,少交流”的狀態(tài),我與家長約好晚上打電話給孩子。
晚上我給他回電話時,他不到一秒就接上了,對于我真的會聯(lián)系他他感到很吃驚,多次表示感動。在通話過程中,我并沒有和他談學習、父母,而是和他談他的愛好,同學關系,各科老師的特點,還談到了我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新奇的生活方式,比如說泰國人把活的螃蟹,蝦,水果,蔬菜在一個石鍋搗碎后,直接吃等等,他聽得很認真,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為了不打擾他的學習,我先讓他認真寫作業(yè),明天晚上八點準時連線。他還主動給我了他的QQ號,他的QQ空間收集了很多沒有高學歷而事業(yè)成功的名人名事,還有許多勵志的豪情壯言,他的交流看來都在這里,謝謝他對我的信任。第二天我和他談的還是和學習無關的話題,明顯感覺他的話多了,時不時還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或想法。第三天,第四天……慢慢的我們談到了父母的辛苦,望子成龍的心情,有無高學歷的差距,日后生活的水平,我甚至問他將來想騎自行車還是想開寶馬,指出現(xiàn)在所有的付出都為自己將來過得更好一點,他認同我的說法,他說他將來也要像我一樣當老師。再后來我們彼此加了微信,我經(jīng)常通過視頻給他講解作業(yè),慢慢的他的成績好了很多。
2018年5月的某一天,在視頻過程中,他說“你比我媽還在我身上用心,你要是我媽媽多好啊”,工作了這么多年,收到過各種感謝或表揚的話語,有人想當兒子的還是上班以來第一次聽到,聽了這句話我心里暖極了,我當時就說我就一個兒子才6歲,太小了,你就當我的兒子吧!他居然答應了,我的這個兒子就這樣誕生了,我當時真的是滿心的幸福。
我的老家剛好也是永登的,每次回家都會去看看我這個兒子,給他帶基本他喜歡的書,幾樣喜歡吃的零食,他也會到蘭州來看我,我?guī)е业膬蓚€兒子利用假期去了很多的地方,現(xiàn)在我只要計劃去哪里,我的小兒子就問我:“媽,我哥去不?”買個兒童用品,他就說:“給我哥買150號的?!钡鹊?,他已經(jīng)徹徹底底成我們家的一份子了。特別感動的是有一次我感冒嚴重,他居然一天打了三個電話,目的就是提醒我吃藥,而且一連就是幾天都是這樣,打一次電話關心容易,但堅持下來就不容易了。有時候幾個月不見還特別的想他,就像牽掛家人一樣牽掛著他的一切,也許這就是母親對兒子的那份牽掛。
時間就這樣從指尖劃過,但我兒子對我的感情越來越深,這份深情來源于對我的信任,來源于我們彼此的真心付出,來源于一個班主任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他雖然不是我的學生,但我給她的愛遠遠超過我的學生。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愛的力量,老師送給學生愛,學生回報老師愛。愛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總會發(fā)芽。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知道,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靈魂,所以我要有一種泛愛的心理,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的同時,將神圣的師愛均勻的撒向每一個學生,以自己無私的愛去感染他們。也許11年后他大學畢業(yè),也和我一樣站在講臺上,真心地希望他能向我一樣愛他一樣愛他的學生,讓愛一直傳遞下去。
參考文獻
[1]董曉薇.運用電影藝術提升記敘文寫作技巧[J].教育,2019,(8):35.
[2]高洪波.掌握寫作技巧人物躍然紙上 ——記敘文習作指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235.
[3]劉渠星.中職語文記敘文寫作技巧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