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華
【摘 ? 要】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生養(yǎng)了第二個孩子。幼兒教育就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重視,其中,幼兒形成良好交往品格教育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 ?二胎時代;幼兒教育;交往品格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幼兒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在新形勢下,幼兒教育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其中,良好交往品格的形成,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則針對如何培養(yǎng)“二胎時代”幼兒形成良好交往品格展開分析討論。
一、培養(yǎng)“二胎時代”幼兒形成良好交往品格教育的原則
首先,要堅持實際出發(fā)原則。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在幼兒良好交往品格教育中,必須遵守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受自身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幼兒的思想認知水平往往會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通過全面的調(diào)查了解,對幼兒實際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然后結合幼兒實際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其次,要堅持面向全體原則。每一個幼兒都是受教育的一份子,所以,在幼兒良好交往品格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通過恰當?shù)姆绞剑瑢τ變哼M行教育引導,幫助每一名幼兒積極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并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交往品格。再者,教師還應該堅持以情施教的原則。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交往品格過程中,側(cè)重于幼兒思想認知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通過以情施教的方式,運用合理教育方法,觸動幼兒的思想情感,如通過教師自身的品質(zhì)去引導幼兒不斷提升自身的品質(zhì),進而充分體現(xiàn)良好交往品格。
二、培養(yǎng)“二胎時代”幼兒形成良好交往品格教育策略探討
1.著重培養(yǎng)幼兒情操。在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交往品格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則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為此,教師應該將培養(yǎng)幼兒情操作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具體而言,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符合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幼兒而言,在其有限的認知下,往往是通過模仿來進行學習。在接受教育階段,教師與幼兒的接觸最為頻繁,因此教師則是幼兒的重點學習模仿對象,而且這一學習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因此,教師可以被看作是幼兒良好交往品格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者,這就要求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幼兒面前樹立正面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能夠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把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與人為善,認真對待教育工作,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謙虛有禮,在日常中積極向別人提供幫助,為人禮貌。通過這種方式,使幼兒真正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并逐步提升自身品質(zhì)。對于幼兒而言,良好交往品格的養(yǎng)成,是其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為此,教師必須對幼兒良好交往品格培養(yǎng)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科學的教育引導,不斷提升教育工作成效。
2.幫助幼兒糾正任性心理。很多孩子在與大人的交往中表現(xiàn)出非常的任性,這不僅不利于幼兒自身的成長,還會影響和諧家庭的建立,為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幫助幼兒糾正這一心理,克服自私,進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zhì)。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父母要合理滿足幼兒的要求。家必須認識到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長應該予以滿足,針對孩子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及伴隨出現(xiàn)的任性行為,家長則應該不予滿足,并且還要讓孩子認識到其所提要求的不合理性以及相應任性行為的不正確性。通過這種方式,使處于幼兒階段的兒童對其出現(xiàn)的不正當行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在家長的多次提醒和教育下予以改正。第二,正確運用“冷處理”教育方式。很多存在任性行為的幼兒在其要求達不到滿足后會出現(xiàn)哭鬧現(xiàn)象,這時,家長應該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孩子表現(xiàn)出不妥協(xié)不生氣,當孩子感覺到被冷落之后,其哭鬧情況會有所緩解,并且在沒人理睬的情況下,會對要求的事物失去興趣。另外,當孩子向家長提出不合理要求時,為了應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家長可以采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例如,針對孩子所提出的購買昂貴玩具的要求,家長一方面不予滿足,另一方面可以勸說帶其去看文藝表演以代替購買玩具,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孩子的任性行為得到有效克制。
3.提高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幼兒更好的成長,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交往品格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幼兒的主體體位。例如,為了幫助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使其在交往活動中擁有更多的自信,教師要通過科學的激勵引導,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為此,教師可以將榜樣激勵方法有效融入到幼兒良好交往品格培養(yǎng)中,通過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幼兒不斷提升自信心,并激勵幼兒不斷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這符合幼兒的教育特點。因為對于幼兒而言,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在受教育階段,往往會為自己尋求一個榜樣來激勵自己,如很多幼兒會將很多名人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為此,教師要定期開展交流課程,通過真實的案例來激勵幼兒。例如可以在交流課上向幼兒分享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教導幼兒在社會交往中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自己,要對自己以及生活充滿自信,為了提升交流課的教育效果,教師可以要求幼兒在課下搜集有關交往品格教育的故事,并在課上向同學分享,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提升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在“二胎時代”幼兒良好交往品格教育中,教師要堅持一定的教育原則,并通過多種教育方法的合理利用,不斷提升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慧玉.以幼兒為本,創(chuàng)設良好交往環(huán)境[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02).
[2]鄭新蓉.“二胎政策”引發(fā)新教育生機[J].中國德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