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摘 ? 要】 ?本文主要以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新思路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現狀為依據,首先分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其次從明確教學主題,樹立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構建體驗式教學體系,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資源共享,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新思路,進一步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教學;道德與法治;新思路
因小學生自身年齡比較小,對生活中許多事物的了解與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對思想道德與法治的領會仍不夠全面,因此小學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結合現階段我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效果并沒有十分明顯,教學體系不夠完善與健全,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中,我國小學教師要整理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路,完善教學體系,科學地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進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促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際情況
小學時期開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初中時期高中時期的教育工作存在諸多不同之處,小學生典型的特征是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認知水平不高且人格可塑性。然而諸多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經驗有限,教學思想有些滯后,設計的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缺乏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果。此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存在脫離現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忽視學生自身的感受,沒有基于學生實際生活引進道德與法治問題,學生學習興趣不能被充分激發(fā)出來,長時間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新思路
1.明確教學主題,樹立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小學階段開展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并不只是包含理論知識,也包含著生活中的諸多現象,甚至與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之間產生關聯。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這一特征,教師需站在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視角上,切合實際地組織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明確教學主題,樹立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強化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例如在教授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圖版“我愛校園”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實時投影技術向小學生展示校園中的美麗景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然后組織學生親身走進校園中,在校園中尋找歡樂的元素,增加學生對校園的喜愛,進而培養(yǎng)學生保護校園環(huán)境,積極建設美好校園的情感,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2.構建體驗式教學體系,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小學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體驗,增加學生生活積累,擴展學生學習視野,進而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選取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以良好學習態(tài)度參與學習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授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圖版“維護集體榮譽”時,為了使學生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營造出體驗式的學習環(huán)境。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講臺上進行代表發(fā)言,講述自己對集體的了解與認知,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以道德與法治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關注集體榮譽,促使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創(chuàng)建和諧友好的大家庭,提高教學效果。
3.資源共享,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教師在設計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期間,可以以資源共享的模式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有效地應用在實踐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身潛能,促使學生大腦靈活運轉,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教授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圖版“巧手扮我家”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在課堂中疊一些紙愛心,首先向學生介紹愛心的意義,激發(fā)學生裝扮家庭的興趣,然后鼓勵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愛心創(chuàng)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小組評價,挑選出創(chuàng)作效果最好的作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鼓勵與支持,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由此通過資源共享,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完善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結構,凸顯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更新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采用科學的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明確教學主題,樹立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構建體驗式教學體系,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資源共享,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等,構建出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增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影響力與渲染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汝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7):14-14.
[2]李洪偉.也談高效實用的教學方式在核心素養(yǎng)時代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運用[J].神州,2017(29):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