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萍
摘要:本文從學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教育;以及怎樣精細管理班級方面去論述小學畢業(yè)生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習慣 ??用心“經(jīng)營” ??精細管理
近五年一共教了五個小學畢業(yè)班,頗大感觸?;嗽S多心思去“經(jīng)營”,有時可謂絞盡腦汁,也摸索出一些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現(xiàn)在淺談其中幾點策略。
一、抓好學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我認為要提高畢業(yè)班教學質(zhì)量,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最重要的。當然,思想教育并不是簡單的批評,狹義的嚴厲,它的范圍十分廣泛。如在六年級學期初就應該讓學生意識到今年與往年的不同,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面臨的是人生“第一搏”。這樣,學生在潛意識中就存在應該更加認真學習的觀念,并為今后認真學習,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又如我會利用班會課定期進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尤其喜歡分批開學生會議——在課室外的走廊上,孩子們圍成一個半圓,把老師圍在中間,團結的,親切的氛圍凸顯。我會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的特點進行“點評”。如對待中下生的會議,我會先努力的放大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真誠地、逐個地給他們予肯定,然后他們就會很樂意聽老師繼續(xù)講下去,哪怕是老師接著指出他的需要改正的地方,他也比較容易接受。在這樣拉近了心理距離的氛圍中,我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懂得將來需要的是知識型的人才,而人才是各種各樣的,只要你努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出狀元。盡管每個人的智商不同,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勤能補拙,只要努力并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不但在分批會議上我會這樣“先揚后抑”再鼓勵,單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面對面和學生個別談話時,我基本上都是緊守這樣的原則。因為學生一旦犯了錯,老師要找其談話。談話前,學生一般都會有一種戒備的心理。尤其有些中下生逆反心理較強,大多對老師有抵觸情緒。如果老師一開始就劈頭蓋臉地大批一通,他的敵對心理就越嚴重,就會把老師隨后的金玉良言都屏蔽了,教育效能就可想而之。所以我和學生個別談話時經(jīng)常使用“先揚后抑再揚”,這把打開學生心門的金鑰匙,也每每湊效。
再比如我發(fā)現(xiàn)以往的畢業(yè)生在第二學期變化很大,特別是在升中考前,越往后越顯浮躁。有的學生甚至無法安心學習,成天想著怎樣填寫同學錄,怎樣幫同學填寫留言等等。我覺得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制止,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反彈,造成一些不良后果。那該怎么辦才好呢?于是,我結合最后一個單元“給老師、同學寫贈言”這個內(nèi)容,提前一天布置預習,然后第二天給足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他們痛痛快快地用原稿紙寫個夠,然后老師幫忙保管草稿。還告訴大家,考完試我們很多機會修改贈言,寫贈言。如回來拿成績的時間,回校拿錄取通知書的時間,散學典禮等等,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偷偷摸摸地寫,等到考完試,我們就可以無憂無慮地暢所欲言了。而且考完試才寫贈言的同學,老師也樂意為他送上留言。這樣使學生的心收回,全身心投入到復習上。
二、教給方法,培養(yǎng)良好習慣
畢業(yè)班學生面臨小升初,學習壓力較大,而學習習慣是否良好直接決定學習成績的好壞。學古人云:“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有了學習的主動意識,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chuàng)新。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币虼?,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成為學習創(chuàng)新的主旋律。學習的方法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多種類的。就拿課前預習來說吧。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我這幾年所特別強調(diào)的。
因為“預習”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nèi)的橋梁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我強調(diào)學生“學在前,走在前”,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于: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如我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是“四字訣”——讀,劃,寫,看。所謂“讀”,當然是初讀課文?!皠潯?,即劃生詞,詞語盤點里面的詞,四字詞,給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語句等等?!皩憽?,就是寫批注,在你感受特深的地方或你認為精彩的地方寫上幾句心得體會,或是寫寫不懂的問題。“看”,就是看參考書,培養(yǎng)借助參考資料學習的好習慣。俗話說得好——好習慣益終生,學習習慣也是生活習慣的一種,自小鍛煉出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它延伸到工作中,生活中。所以學生如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就相當于獲得了人生的一項財寶。
三、事無巨細,用心“經(jīng)營”
在我看來,不僅生意需要用心經(jīng)營,婚姻需要用心“經(jīng)營”,班級也需要用心“經(jīng)營”。如果教師對學生感情很淡漠,教育工作也只是很隨意式,閑散式的,那么再好的班級到其手中也會不盡如人意。輕微一點的后果就是停步不前,再嚴重一點的后果是班級開始渙散,更嚴重的后果則是變成一盤散沙不可收拾。班主任只有事無巨細都留心著,才能把不好的苗頭在萌芽中就控制住。
如我班的歸程隊問題,不帶書包問題,集隊問題,上下樓梯安全問題,做操問題,保潔問題,著裝問題,課前預備問題,下課跑去廁所或追逐的問題,進餐時講話的問題,班干部管理問題等等。羅列了這么多問題,都是我們班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問題。這些看上去都是很繁瑣的事情,可是如果不用心地把這些所謂“小事”處理好,讓這些小毛病任意發(fā)展,則班級就會每況愈下,離良好班級的正道就會越來越遠的。因此我是無論大事小事,都明里暗里想著解決辦法。我和學生講道理,講規(guī)則要求的時候,不會僅僅停留在“強制執(zhí)行”的層面,而是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的故事,還有巧打比方,甚至夸大不良后果進行“恐怖教育”,學會換位思考等等方法,使學生明白為什么不能那樣做,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正是如此用心巧“經(jīng)營”,進行精細管理,所述的種種問題,很多都已迎刃而解,有的還存在,還在想辦法扭轉中。我相信只需假以時日,問題也定能解決的。
以上幾點是我的畢業(yè)班工作的點滴之談,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仍需繼續(xù)探討改進的辦法,爭取達到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樂在其中,收獲在其中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