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榮
摘要: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老師要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意境,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積極性 ??創(chuàng)造情境 ??合作學習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大家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效益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多少,而學生學到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充分地思考,教師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學生積極,認真負責地投入學習,我認為首要的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一、豐富知識,提高素質
俗話說,“給一杯水,要有一桶水”。這就是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深厚扎實的知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是如此。一些學生還會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答不上來,那么這個老師在學生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打鐵需要本身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過硬的基本功。在實際教學中,那些知識淵博,自己素質好的教師,才受學生的歡迎,對學生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學生敬佩和信任他們,愿意接近他們,樂于接受他們的教育。
二、營造氛圍,注重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語文教學要善于發(fā)掘情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活動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滿足,營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感情較之于成人更豐富,更純真,也更易于被損傷,他們當然也要求成人以同樣的純真的感情來對待他們。課堂上,教師親切的微笑,愛撫的動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傾聽,睿智、激勵的話語,都無疑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鼓勵學生個體之間融洽的合作和平等競爭。
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形象不是單純的外表形象,而是教學態(tài)度、教學風格、課外風范和外表形象的結合。一位僵硬呆板,或威怒的教師,即使外表形象很好,也很難讓學生產生愉悅心理。相反一個教態(tài)嚴謹,教學風格輕松自然、生活活潑又善于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教師,即使他外表有什么缺憾,也抹不去他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摒棄學生心理上難以承受的呵斥、嘲諷、甚至辱罵性的語言,給學生以應有的理解、尊重,正是一個好教師應該具備的,我們要讓學生知道:班集體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應該情同手足,親如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合作。形成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顧慮,使他們自動地學習。自動地去創(chuàng)造。
三、精心設計,關注學生心理
導入語的課堂教學的開始,也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之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語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一段充滿哲理或詩意的話,可以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話或小故事,可以用一處特定的情境,但不論選取哪種方式都要切合文章的內容。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唱主角,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學生的狀態(tài)松弛了,思維才會敏捷。
還要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自主學習后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庇纱丝芍|疑是學生主動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鼓勵學生質疑,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如從題目上質疑,從內容上質疑,從寫法上質疑,從課文內容的前后聯(lián)系上質疑,從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上質疑,不過,學生質疑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就要求教師要耐心,并善于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對所提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懂得只有經過深入思考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經過多次實踐學生提問的質量會逐漸提高,由淺入深,由表達里,達到更高的層次。
四、教與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俗話說:“授人魚不如授人漁”。要讓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走向學習成功的方法。如舉一反三,語文課本上的一些課文,段落結構基本相同。指導學生精學一段,教給學生方法,學生小組討論自學描寫山的特點這一部分,最終掌握方法。還要運用情感教學,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智力活動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
總之,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真正讓學生自己掌握文中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的積極的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才是一堂成功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