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
后進生問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困擾不少教師。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理論家、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他基于人道主義的立場,從個人終身幸福和社會和諧的高度來認識對后進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應怎么正確地對待他們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樂觀無條件地接受后進生這一事實
對于必然的東西,最樂觀的態(tài)度就是無條件接受。要想正確地對待后進生,作為老師,應放下內心的偏見與鄙夷,用對待優(yōu)等生的,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若你總是對他們橫眉冷對,大聲呵斥,會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甚至會導致學生因為逆反心理而變得更肆無忌憚,建議平時老師應冷靜處理,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成績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只要你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不管這個學校的總體水平是高還是低,都必然會區(qū)分出若干優(yōu)生與若干后進生來,沒必要興師問罪。后進生身上存在的學習問題,是教師教學的指明燈,是一筆寶貴的教學資源,會指導教師教學。他們也不想差呀,有的孩子已經努力了。
二、注重感情傾斜,要對后進生有愛心,有信心,并鼓勵后進生樹立信心
教師的愛心是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更要付出真誠的愛。他們的內心,有些自卑,也渴望成績優(yōu)秀。建議老師在與學生說話時平視他的眼睛,用認真的,負責的語氣與他們交談。善待后進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缺點,不要一味的指責、埋怨,挖苦諷刺。教師應多鼓勵后進生,讓他們看到學習的希望,肯定他們的學習能力,認可他們的內在潛力,而不是用他們成為后進生的事實去打擊他們,不要時常把差生二字掛在嘴邊,甚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們特定強化為差生,給他們扣上沉重的帽子。老師可以對其他同學說說他們的優(yōu)點,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重要性。當然,任何一個學生被轉化的程度也不是絕對等同的,有的可以轉化得非常優(yōu)秀,甚至出類拔萃,有的可能是成為合格的公民。我們意識到“轉化”是相對的,就能夠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理想化的教育目標,減輕自己的思想負擔,甚至放下不屬于自己的負疚感。
對于有責任心的教師來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因這種“相對”而放棄或放松我們對這些孩子的責任與努力。無論如何,做總比不做好。
三、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指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幫他們走出困境
教師應從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著手,對癥下藥。作為老師,應學會認真觀察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他不擅長學習,但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很好的天賦,建議老師平時課后多在教室待待,以便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了解他們優(yōu)點。如果你想做到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使他竭力以此給母親和父親帶來歡樂,那你就要愛護、培植和發(fā)展他身上的勞動的自豪感。這就是說,要讓兒童看見和體驗到他在學習上的成就。不要讓兒童由于功課落后而感到一種沒有出路的憂傷,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兒童的樂觀精神、他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這是一條把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起來的牢固的繩索,是一塊吸引父母親心向學校的磁石。一旦兒童對世界的樂觀主義的感受遭到破壞,那么學校和家庭之間就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
教師要用更好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讓學生們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榮的事。根據(jù)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靈活多變。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后進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應該放慢鏡頭。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shù)學知識,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在訓練中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需要老師有較清晰地認識,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注意學情,加強調查與觀察,最好對每個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個人檔案,隨時記載并采取措施予以針對性矯正,從而使他們改進學習方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吸引這些后進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養(yǎng)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小學的數(shù)學教學上應該如何去創(chuàng)設這些情境呢?對于小學生來說都喜歡聽老師講故事,所以在教學每個知識點時,穿插一些與此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故事或者數(shù)學家的故事,這樣就能把學生吸引住,特別是后進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講解應用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解題時,我們可以應用高斯小時候的故事來進行穿插。
后進生大多接受知識慢、基礎差、學習主動性差,還有些懶惰,課堂上應有目的有計劃地把簡單、易答的問題留給他們、稍難的地方就給以提示。答對了再給予鼓勵、表揚。對他們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注意個別輔導,耐心講解,多寫激勵性評語。最后教師可以在班上建立互助小組,發(fā)揮集體作用。把全班學生按“好、中、差”調整座位,好、中、差混合,分成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經常為小組提供討論機會,對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讓學生議一議?;卮饡r,盡量讓后進生代表本組回答,以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當然,一個人的轉化需要合力,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的各種力量,還有他自己上進心和毅力等等。教師只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者說通過自己的力量盡可能影響和調動其他積極力量共同轉化后進生。
作為老師,應學會認真處理與后進生之間的關系,不可劍拔弩張,針鋒相對,那樣不僅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fā)展,更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當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并且要求老師持之以恒,只有你愛這些所謂的后進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寶貝”,走進他們心靈,才能讓他們改變自己,才能讓他們去努力學習。因為由于你的努力,能夠改變一個后進生的一生,甚至能夠改變一個家庭,或者更多,所以,你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