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燕
互聯(lián)網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開放系統(tǒng),它以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獲得人們的青睞,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載體。而互聯(lián)網資源的特點是具有信息的時效性、內容的廣泛性、訪問的快捷性、搜索的網絡性和資源的動態(tài)性,正是基于這些特點,互聯(lián)網資源為發(fā)展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也給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一、用在局限處,擴充課堂教學的信息量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受地點和書本知識的局限,或多或少地影響了閱讀課程的教學。其次英語教師給學生展示的閱讀資源有限,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把互聯(lián)網融入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是新課改下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主要表現(xiàn),所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制作適合教學所需的課件和微課來突破地點和書本的局限,擴充學生閱讀資源,以此擴展學生視野,增強學習的熱情,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PEP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Read and write 時,利用簡短而精悍的微課介紹從古至今辨別方位的幾種工具,精彩的介紹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了解了各種工具的不同功能,拓展了生活常識,還給他們帶來了新鮮感,激發(fā)了興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GPS 是怎樣工作的,從而達到了讓學生在語篇中享受閱讀、探索新知、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二、用在枯燥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魯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毙W英語新課標也明確要求閱讀教學要達到以下三個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3、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而我們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則多側重于知識的講解,重點講單詞、句型和語法,往往忽略了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他們只會逐詞逐句去摳其義,整節(jié)課顯得枯燥乏味,這樣,不僅極大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也簡單粗暴地打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覺得學習英語是件“苦差事”。然而,這一切都是可以克服和改變的,關鍵是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地去挖掘和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而富于創(chuàng)意的學習環(huán)境。如,教學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Read and write時,我先讓學生“聽歌曲猜節(jié)日”,出示相關圖片,再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平時在節(jié)日里會怎么做,最后引出本課主題“Mid-Autumn Festival”, 接著,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全家人平時怎樣過中秋,當學生熱情高漲地談論自己如何歡度節(jié)日時,我再向學生拋出問題:“What is Wu Yifan s family ?going to do for Mid-Autumn Day?”,馬上把學生的興趣轉移到閱讀短文中,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三、用在封閉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1]
英語是一種語言,它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要求不能只注重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因此,我們要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性的語言環(huán)境。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為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或選取一些相關的話題來輔助教學,但要注意的是我們創(chuàng)設的情景或選取的話題是否具有開放性,能否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暢所欲言。很多時候我們?yōu)榱俗屪约旱恼n看上去有更多與眾不同的元素或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摒棄簡單的,去設計許多豐富多彩的課件,以為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果卻適得其反。[2] 記得一次我讓學生介紹自己的pen pal時,我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一些漂亮的圖片,如:唱歌跳舞的圖片、看書的圖片、食物飲料的圖片、人物的圖片等等。我的目的是想借助這些圖片輔助學生,使他們知道從哪些方面去介紹自己的pen pal。但真正上課時,我卻發(fā)現(xiàn)學生并沒有像自己預想的暢所欲言,而全都是圍繞著我給出的圖片進行介紹。課后反思時,我覺得是我給得太多圖片,讓學生誤以為要按我給的圖片介紹pen pal,結果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后來,再次上課時,我把全部圖片換成了一張簡單的人臉,然后我自己示范介紹我的pen pal,邊介紹邊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以及一些相關的圖片.接著讓學生仿照我的做法,邊說邊在圖紙上畫出自己pen pal 的形象,再兩兩一組根據(jù)自己畫的圖像進行互相介紹,結果學生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好,他們不但興趣濃厚,反應積極,所述的內容也包含了各方各面,使得他們的思維得到發(fā)散,還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及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用在延伸處,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毙W英語閱讀的根本意圖是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感受閱讀的樂趣。
我們三到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中,每單元C部分都安排了一個趣味故事,它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樂趣,更重要的是它是閱讀教學的補充,它增加了學生語言的輸出,還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教學該部分內容時,我會根據(jù)故事內容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如給角色配音,聽音表演故事,甚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排演,課堂上直接展示自學成果等等。這些延伸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還讓他們融合在愉悅的英語環(huán)境中,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總而言之,互聯(lián)網已悄無聲息地走進千家萬戶,它也逐漸成為我們教師教學的好幫手,有力地打破了傳統(tǒng)的“你聽我講”的教學模式,促使我們轉換自己的角色和觀念,努力組織好每一項課堂活動,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并時刻處在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活動中,使他們的語言技巧、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得到了全方位發(fā)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