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惠
整合意圖
教材分析:七篇課文或洋溢著充沛的激情,或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細細品讀,將使學生對人生、事業(yè)、愛情、藝術(shù)、求知與讀書等問題有逐漸深入的領悟與思考,獲得不少的教益。
整合意圖:九年級的課程多,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我們嘗試著將教材的議論文單元進行了整合。
二、單元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人類精英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感情、閃光的思想。
2.通過勾畫圈點,品味不同場合、背景下口語運用的技巧。
3.通過自主學習,區(qū)分觀點和材料,辨析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4.通過閱讀與寫作,學習準確、嚴密、生動的論述語言。
三、教材設計之總體思路
1.指導思想
省時、高效。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議論文無趣、難學之難點;結(jié)合中考考點,爭創(chuàng)高效課堂。
2.操作辦法
議論文知識采用搶答形式激趣;辨析論點與論據(jù)的關(guān)系,采用小小辯論會的形式,讓學生在辯論中輕松掌握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
3.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以點帶面。兩單元各挑選一篇文章精讀、精講。其余五篇布置學生自主閱讀?;驓w納出文章的三要素,采用連線形式檢測,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或交流閱讀感受;或談啟示。
4.專題訓練
結(jié)合成都市中考考點,有針對性地專題訓練。
5.寫作練習
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寫演講詞和議論文,注意語言特點。
6.自主閱讀,理清思維導圖
注重積累,聯(lián)系生活。
7.拓展閱讀與訓練相結(jié)合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議論文的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基礎知識之教學設計
總體原則:緊扣中考考點,強化訓練,注重知識過手。
具體操作四步曲:第一步、高效晨讀。范圍:讀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補充出教材遺漏的??键c;第二步、當堂檢測。檢測材料來自《新課程實踐與探究叢書》每課的字詞檢測1——4題;第三步:反饋矯正;第四步:及時評價。把好加分關(guān),不要吝嗇學分,加減分明。長此以往,早讀課的效率高了,基礎知識過關(guān)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調(diào)動了!三全其美!
五、精讀課文之教學設計安排
1.精選典型篇目:《敬業(yè)與樂業(yè)》(立論))、《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駁論))
2.教學模式:導學講評、精講精練、群文閱讀。
3.學習方式:前置學習、自主學習、圈點勾畫。
4.課時安排:一個單元安排三個課時。一課時重點突破一個知識點。兩個單元計劃用時2周。
操作四步曲:第一步、精心鋪墊議論文的知識點;1.學生自主完成老師布置的議論文知識專題;2.采用搶答、辯論或連線形式檢查過關(guān)情況;第二步、讓學生明確中考議論文的常考點;第三步、首先精講《敬業(yè)與樂業(y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論點,然后精選四篇論點在不同位置的文章作為練習,最后讓學生總結(jié)論點在文章中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論據(jù)、論證方法及其作用和結(jié)構(gòu)同理;第四步、整合知識、強化訓練。
知識點的呈現(xiàn)形式:知識點的關(guān)系用具體可感的樹木、花朵等呈現(xiàn),由主到次凸顯其位置關(guān)系,讓抽象枯燥的議論文課堂充滿生機,激揚生命,實現(xiàn)高效!
注意事項:1.解題思路要明晰;2.了解議論文出題的類型;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各類議論文的方法或步驟的能力;4.強化記憶論證方法、寫作手法。
六、寫作課第一課時之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由演講詞到議論文,循序漸進。
具體操作:提前給話題,外延生活。讓初三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述。如:自信、勤奮、成長精神、堅強意志等。
展示形式:或課前2分鐘演講,或利用班會課年級進行演講比賽,或國旗下講話。
七、寫作與閱讀交流整合課之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由淺入深、以讀促寫、循序漸進。
操作兩步曲:第一步、自由閱讀。學生自主閱讀《語文經(jīng)典閱讀》的議論文單元。第一篇指定閱讀《不完滿才是人生》寫讀書筆記;第二篇閱讀徐懷謙的《有聊才讀書》寫讀后感。有了鋪墊再觸碰周國平的議論文,學生才有興趣;第二步、匯報展示的要求:正式、濃重。
效果保障:加分、發(fā)獎、展覽、留影等。
八、閱讀交流課(兩課時)之教學設計
時間安排:開學第一天 (兩課時)
具體操作:第一步、精心布置暑假閱讀活動 。指定本冊篇目《水滸傳》、《三國演義》、《培根隨筆》、《傅雷家書》;第二步、驗收成果。形式:或以講壇形式呈現(xiàn)。如我班的《八七講壇》、《我眼中的諸葛亮》、《我心中的魯智深》等;或以名著專題比賽形式呈現(xiàn)。范圍:或班級或年級,因時施范;第三步:堅持落實真正實現(xiàn)督促學生自覺閱讀的保障。比如加學分、閱讀比賽展示活動等,更重要的是獎品和榮譽證書,還要蓋上鮮紅的學校印章。和最喜歡的老師留影并共讀一本書……
教學預案:閱讀《培根隨筆》、《傅雷家書》的學生不多,我們采用競賽試題形式,只需花半節(jié)課考察學生的閱讀效果。
九、自由閱讀課(一課時)之教學設計
精心選材:學生除了閱讀這兩個單元教材上的文章,我們還精心選取了一些經(jīng)典的各種類型的議論文、演講詞……
遵循的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不忘初心:省時和高效。
拓展視野:另外選取了一篇到目前為止,成都市最難的中考閱讀題《三個諸葛亮》,讓學生閱讀。旨在讓學生讀懂現(xiàn)代文、議論文和古文,而不僅僅停留在答題技巧方面。
十、整合教材課后作業(yè)之教學設計
1、實施辦法:《實踐與探究叢書》的第二、四單元的每一課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題。我們精心選擇經(jīng)典篇目,結(jié)合中考考點,既解決了議論文的考點精練,又達到了拓展閱讀的目標。
2、指導思想:用好《新課程實踐與探究叢書》;精練。
3、鞏固練習:只針對議論文閱讀能力沒有達標的學生。
初三的省時、高效的探究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