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輝
素質教育這個詞已經(jīng)時時刻刻的伴隨著教育陣地的發(fā)展,已經(jīng)根植教育的沃土,她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些教師走上課堂之前必須時刻思考的一個話題。在新課改的條件下,在這個大談素質的時代,在我們語文課堂的教學中,究竟怎樣實現(xiàn)和落實素質教育呢?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眾說紛紜,觀點各異。我作為一名多年在一線教學的語文教師,結合自己的本職崗位和具體的工作實踐,談一點自己的想法,吐露自己的心聲。
第一,要在高效課堂上實現(xiàn)素質教育,就要做到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力求“教學相長”。
所謂的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不單單只我們的專業(yè)知識,還應該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內涵。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教育過程的引導者,他肩負著教書育人等多種職責和功能,教師的素養(yǎng)和人格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養(yǎng)成。高素質的教師,首先應具備廣博的學識?!耙虢o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最為一名語文教師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語文學科的自身特殊性,博大精深,涵蓋廣泛,可以好比客氣地說,只要有人群的地方,語文的意念就環(huán)繞我們的身邊。
第二,要在高效課堂上實現(xiàn)素質教育,就要做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主人翁意識。
首先作為教育者,我們都知道也明白課堂教學的兩個最重要的要素:一是學生二是教師。二者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教師最大的存在價值是傳授知識、引導學習,而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授業(yè)解惑,強調的是教師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怎樣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把學生推到課堂學習的第一線,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把課堂教給學生做主,進而形成多種能力,實現(xiàn)素質教育。我們都知道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不是要求學生對知識的簡單的認識、簡單的再現(xiàn)、重復,就像復讀機一樣原封不動的轉述給第三者或其他方,而是學生自主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基本知識的自發(fā)地求索過程,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學會掌握知識的技巧和方法,進而引申到相關知識或同類知識學習的模式,從而使學生學會正確地學習理念、學習方法、學習技巧。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學習,在自主學習中產(chǎn)生極大的求知欲,由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傳統(tǒng)走向創(chuàng)新,由單一的復讀機式學習為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徹底實現(xiàn)教學的轉變、徹底實現(xiàn)師生的轉變。同時,也要在學生的學習意識上多下功夫。
在語文課堂中,不要再以傳統(tǒng)的教師的領讀---學生的泛讀—教師的要點講解---學生的集體識記----集體反饋,始終是教師指揮學生怎么做,做什么,而是把充分的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以諄諄善誘的方式引導、指導學生,甘做綠葉襯紅花,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交給方法、技巧為主,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不是學習的奴隸。當然了,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關系是實現(xiàn)自主學習有效與否的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自覺轉變師生關系是教師應該首要做得到樹立榜樣的作用,這一點很重要。以前我們將榜樣都是指學生的榜樣作用,今天我提的是教師的榜樣作用。只要我們放下一副老夫子的 模樣走到學生們中去,立刻會拉近師生的關系,使孩子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平等、尊重,此時無聲勝有聲,相信一種尊重、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的新型關系會在不言中無形的確立,孩子們一定會努力地或是盡力的去自覺地不許指導的養(yǎng)成學習的好習慣,各方面的能力也就相應的提升了,所謂“教育于無聲處”大概就是如此吧。再次,教師應該設計多種的教學模式誘導學生主動的走進課堂,自主的學習。交過語文學科的教育者都應該明白:語文學科涉及到的知識不僅僅是依靠但村的課本中獲得的,更多的是通過在社會這個大的平臺中依靠自主學習獲得的,也就是日常的積累實現(xiàn)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生時候不單是教科內的學習方法,更必要的是教會他們主動汲取知識的理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多設計指導學習的模式,學生積極地學會多方位、角度去掌握知識,自主的積累,培養(yǎng)自己的底蘊,進而來豐富自己。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自主的去探究知識的過程,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平臺、空間,也可以挖掘潛力,再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感,會激勵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新的學習。
第三,要在高效課堂上實現(xiàn)素質教育,就要做到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良好氛圍,家的感覺。
所謂家的感覺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學習上的世外桃源,沒有破壞,只有怡然自得,使學生不自覺的融入學習。我們都有切身體會,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平心靜氣的學習、研究、寫作。所以營造一個恬靜和諧的學習外部環(huán)境很重要。只有在自主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將知識變成一股股細流融人心田。所以,再讓一葉扁舟自由漂泊的同時,還必須有教師作為領航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人才,從而達到提高全民素質的教育目的。
最后,在高效課堂上實現(xiàn)素質教育,就要做到樹立他們的信心。
鼓舞士氣,交給他們自信,坦誠的相信每個學生都是最棒的。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槔蠋煟瑧撓嘈琶總€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渴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千里馬的素質,而教師的作用在于扮演好你就是伯樂的角色。相信說年之后,因你的激勵的千里馬會終生訴說著一個新版的伯樂于千里馬的傳說的。
要說的話還有很多,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為標準。話說千遍不如做事一件。我期待我的學生在我用心的澆灌下,總有一朝會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的。言盡于此,在未來實施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的道路上,我將繼續(xù) “求索”,尋求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