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云
【摘 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階段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納入研究對象81例,均為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發(fā)熱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總滿意率95.12%高于對照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開展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可促進患兒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7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本文重點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81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1月~2018年12月),隨機分組,對照組40例,人員組成:有男22例,有女18例,年齡區(qū)間在7個月-5歲之間,中間值(1.66±0.52)歲。觀察組41例,人員組成:有男27例,有女14例,年齡區(qū)間在6個月-6歲之間,中間值(1.52±0.46)歲。兩組數據可公平對比(P>0.05)。研究已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針對患兒開展常規(guī)護理模式,包括環(huán)境護理、健康宣教、生命體征監(jiān)測、對癥護理等。
觀察組:開展對41例患兒的臨床護理路徑工作:(1)成立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長,由工作經驗超過5年的護理人員作為組內成員,開展對組內成員的臨床護理路徑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通過開展講座等方式進行培訓。(2)開展相關護理工作:①入院評估:患兒入院后,由小組成員負責接收,并評估其病情,根據相關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②做好相應健康宣教工作:由小組成員向患兒、患兒家屬介紹住院環(huán)境、治療條件等情況,告知患兒家屬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工作及護理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患兒得到更好的護理,進而更快恢復。告知患兒家屬臨床護理路徑的目的;意義;流程,提高患兒家屬的配合度。同時告知患兒家屬關于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相關檢查等。③預防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要求定時為患兒進行生命體征的檢測,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等癥狀,及時告知醫(yī)生采取相應對策進行處理。④霧化治療的護理配合:部分患兒因地處霧化治療,面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加強霧化的護理工作,告知患兒家屬指導患兒耐心接受霧化治療,如果患兒出現異常情況,告知患兒家屬需要立即通知醫(yī)生。⑤出院指導:在確定患兒出院前,告知患兒家長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囑咐患兒家屬要合理安排患兒飲食,注意保暖,適當運動。
1.3 觀察指標 兩組發(fā)熱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采用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屬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歸類、整理、排序、統(tǒng)計和分析。運用Epidata3.0進行數據錄入,SPSS19.0進行統(tǒng)計處理分析。根據資料性質和分布,選擇均數、率、構成比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描述。
2 結果
2.1 兩組發(fā)熱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發(fā)熱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總滿意率95.12%高于對照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支氣管肺炎主要發(fā)生在2歲以內的兒童[1]。特別是在冬春寒冷季節(jié)以及季節(jié)交替,是支氣管肺炎的高發(fā)時間。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積極有效的治療是緩解患兒癥狀,促進其康復的重要手段[2]。但是對于患兒以及患兒家屬而言,相應的護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中的應用,讓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護理流程,讓患兒從入院到住院到出院實現整個階段的護理[3]。通過開展針對性的護理模式,其護理工作更加合理化,大大提高了治療及護理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發(fā)熱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護理路徑將支氣管肺炎涉及的關鍵性檢查、治療、護理等活動均實現標準化,保證了患兒得到正確且高效的診療服務,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總滿意率95.12%高于對照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時間為橫軸,開展對患兒的入院指導、檢查、用藥、護理、教育、出院計劃等護理手段,通過制成日程計劃表,提高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有效性[4]。
綜上所述,針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開展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可促進患兒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李尚珠,鐘月明,余金莉,梅小蘋.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肺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0):169-170.
李聞芳,鐘燕,黎雪梅.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7,38(14):1727-1728.
常鳳靜,許艷民,王艷艷.臨床護理路徑對小兒支氣管肺炎住院患者就醫(yī)成本、疾病知識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08):1140-1142.
孟榮,吳玲霞.臨床護理路徑在麻疹合并支氣管肺炎患兒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1):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