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實質(zhì)性的發(fā)展。音樂課堂教學變得越來越生動,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課堂氣氛活潑和諧,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注重學生道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作為音樂教師,必須注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谝魳穼W科的特點,結合作者的一些嘗試和實踐,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旨在探索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實踐;有效性;措施
一、 結合教材,準確制定教學目標
為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準備非常必要,其中備課就顯得尤為重要。部分教師備課都只關注過程和目標,卻忽視了對教材的分析,一般來說都是照搬書本。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將教材與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其獨特和具體的特點。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教師才能更好地運用教材,從而明白音樂作品的哪些元素對學生真正有用,對本課有用。通過詳細分析教材,反復聽音樂作品,深入了解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記錄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特別是對音樂作品的分析研究。一旦學生分析透了音樂作品,目標自然就會明確,方法、形式等也會相應完成。在此,教學目標的準確性和清晰性也很重要,除了全班教學目標外,教師必須清楚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小目標。在教學過程的每一步,你都必須清楚地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我怎樣才能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也就是說,在已知和未知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激發(fā)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欲望,教師只有圍繞教學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真正達到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二、 把握課堂中的角色,確保有效教學
教學中,每個人都以其特有的角色和身份在課堂學習中活躍著,教師和學生角色表演的成功不僅是一場戲的好壞,更多的是他們是否接受這個劇本,以及是否有很多演員真的有資格勝任這個角色,并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用心去演好戲。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中不是一個人的表演。離開“學習”,就沒有“教學”這一說。所以教師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但也不能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一個完整人的發(fā)展上。學生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掌握,是基于師生的平等和民主的基礎上的。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傾聽學生的想法,讓他們互相交談音樂作品的感受,了解他們年齡段音樂作品的觀點。
三、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教學有法,但沒有定法,貴在得法。如果教學理念沒有更新,教學這個過程和方法沒有改革,課程改革將局限于表面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因此,教師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教學創(chuàng)新是培養(yǎng)“低負高效”的關鍵。在研究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學資源的同時,教師應更加注重研究學生基本需求和發(fā)展可能性,將課堂轉變?yōu)閷W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和教師共同討論,共同交流和創(chuàng)新的地方。音樂教學應以音樂為基礎,是聽覺藝術感知規(guī)律的特點,運用藝術化的方法以教學的形式創(chuàng)造音樂學習問題的背景和活動的背景,使學生的音樂在教師范唱、范奏中準確表達。營造充滿音樂美的課堂環(huán)境,在設計方法和形式上,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體驗的結合,使學生可以輕松參與音樂活動,以促進師生交流溝通,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發(fā)展學生思維,注重實踐探索
在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下,音樂教師逐漸開始嘗試安排課后作業(yè)。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設計出有趣的音樂作品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好方法。一方面,體驗型作業(yè)。體驗型作業(yè)是加深學生的音樂的感知和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如,教授“難忘的歲月”授課完成后,可安排作業(yè):課后唱“游擊隊歌”,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和體驗這首歌含有的情緒。通過安排體驗式作業(yè),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化學生的音樂感受,增加學生的音樂興趣。另一方面,合作作業(y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配對能力結合和合作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家庭作業(yè)的興趣。具體方法如下:師生、生生、學生和家庭共同完成作業(yè)。如,當你完成一首歌時,要求學生唱給父母和長輩聽。培養(yǎng)學生在公共場合歌唱的自信能力。
五、 結語
總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音樂課堂教學發(fā)展的要求,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想真正成為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必須在實踐上做文章。相信,通過我們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必將初中音樂教學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仇艷.談初中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實踐[J].學周刊,2019(4):140-141.
[2]萬婷婷.初中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7):89.
[3]盧琳.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音樂教學實踐與研究[J].當代音樂,2016(24):32-33+40.
[4]王冬梅.關于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實踐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6,36(16):138.
作者簡介:
朱雪娟,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