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音樂屬于電影音樂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電影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電影中的流行音樂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潮流與音樂發(fā)展趨勢。賈樟柯電影用以表示深層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在這些元素中,流行音樂在其電影中占有著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本文以賈樟柯電影中對流行音樂的運用為例,探討了電影中流行音樂的重要作用,以及電影中的流行音樂潮流。
【關(guān)鍵詞】流行歌曲;賈樟柯;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電影音樂擁有獨特的魅力與表意能力,它與電影相互配合,產(chǎn)生了“1+1>2”的效果。每一個時期的電影都擁有其所處時期的特點,不同電影中的流行音樂也有著不盡相同的時代潮流。流行音樂是流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這也使它成為了賈樟柯的電影中表達情感和心理特征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對流行音樂的運用,電影中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傳達,電影也越發(fā)有了時代潮流的鮮明特質(zhì)。
一、電影音樂獨特的藝術(shù)魁力
在電影中,音樂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是片頭曲、片尾曲,連電影中的插曲都會給電影的觀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音樂一直以來都在用它獨特的魅力為電影增添別樣的觀影效果,在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過程中也有很大的助益。電影中的音樂不僅可以增強電影情節(jié)的呈現(xiàn)性,還能塑造人物的性格,渲染人物的情感,使電影的畫面更具有表現(xiàn)力,從而顯示出電影的主題思想,描繪人物內(nèi)心之間的關(guān)系和整個時代背景。
電影音樂是能夠反映電影意境、營造氛圍的音樂。它的特殊功能在于表現(xiàn)電影的氣氛,制作戲劇和抒情。電影音樂運用隱喻的方法加強畫面的表現(xiàn)力。在電影的觀看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畫面感與音樂帶來的聽覺感官如果能夠達到切合,必然會讓音樂更加具有感染力,使畫面更加富有節(jié)奏感,二者相輔相成、彼此促進,實現(xiàn)了與電影整體表現(xiàn)互補的表現(xiàn)形式。賈樟柯在他的電影中使用流行音樂的形式不僅出于個人喜好的選擇,同樣也是影片追求紀實美學風格的選擇。電影音樂存在的主要特征在于它與畫面之間相互共生、相互作用以及音畫的協(xié)調(diào)與配合,這不僅使電影本體發(fā)揮魅力,而且能更為有效地賦予影片本身文化底蘊與藝術(shù)價值。
在觀影過程中,人們總是先看到畫面,再注意到聲音,所以導致的直接現(xiàn)象便是觀影者將注意力持續(xù)放在畫面上,而忽視了音樂為畫面帶來的促進作用,這也就導致電影中包含的音樂并不被觀影者所重視。就電影音樂元素來說,其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很難被直接言說表意,電影本身的表現(xiàn)方式不僅僅是單一元素彼此組合,更多的是多重元素交融在一起進行內(nèi)容的表現(xiàn)。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重視和認可。對于導演來說,對拍攝電影中不同片段采用的音樂模式也會不一樣,這實際上是一種蒙太奇式創(chuàng)作思維的呈現(xiàn),當音畫不同程度組合后,將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多重效果。賈樟柯電影中對于時代性標簽的傳遞可以說是把控得游刃有余,所以電影的聽覺感官尤其是利用流行樂曲來達到豐滿畫面主題的方式已經(jīng)成了所有導演心目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選項。此類音樂的運用直指向時間與空間并最終到達電影文本內(nèi)部,在電影創(chuàng)作者與電影觀眾之間建立起多重理解維度,從而迸發(fā)出新的意義。
二、流行音樂的潮流特質(zhì)
所謂流行音樂,自然是指在那個時代最受歡迎、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音樂。流行歌曲寫于那個時代,融入那個時代的背景,也就展現(xiàn)出了那個時代的人的情懷,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維思想、道德觀。它也是反映時代文化的一種形式。而此時的流行音樂因為世界的日益聯(lián)系而廣傳于世界各地區(qū),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流行性,同時也引導著文化潮流的發(fā)展。所謂流行音樂,可以說是作為一種潮流行走于各個角落。
(一)創(chuàng)作內(nèi)容融于生活,富有趣味性
流行音樂之所以是“流行音樂”,是因為它源于生活,源于情感,尤其是愛情。它描述了理想、愛情、事業(yè)、未來,來自于你能接觸到的方方面面,融入空氣里,無論怎樣都會觸動你心里最柔軟的一點。很有趣,它的方法和風格都是相對自由的。
(二)格式簡潔完整,演唱風格多樣
簡單明了,朗朗上口,就像打油詩,方便人們理解記憶。雖然格式結(jié)構(gòu)十分簡單,但它是完整的。即興創(chuàng)作雖然很難,但也是藝術(shù)作品的一大特點。他們努力記憶旋律易在廣泛的范圍進行傳播的部分??傊?,這種形式在應用中會十分注意它的通俗性。
流行音樂有很多的種類,其內(nèi)容和形式也有多種不同的曲風和特點。通俗唱法不斷普及,日益廣泛,也更打動人們內(nèi)心。流行歌曲雖然在演唱的時候讓人覺得十分容易,但是在演唱過程中其實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技巧,如對聲音的控制和釋放,強烈而平緩的對比。
(三)八九十年代流行音樂潮流
港臺音樂隨著改革開放,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涌入大陸,掀起了一波強烈的流行音樂潮流。這一批來自港臺的流行音樂一反過去的高、強、硬的歌曲風格,帶給了大陸人先前不曾接觸過的抒情曲風。具有一定藝術(shù)性的同時,在歌詞、演唱方式上更貼近生活,短時間內(nèi)風靡大陸。
八九十年代的港臺流行音樂對大陸的音樂人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大陸音樂人開始嘗試改變風格,校園民謠、愛情歌曲不斷產(chǎn)出,“氣聲”唱法也走進了聽眾耳畔。一批能夠駕馭通俗、美聲、民族多種唱法的歌手在那個時代脫穎而出。
同時,港臺流行音樂也在賈樟柯這樣的小鎮(zhèn)青年心中深深埋下了有關(guān)流行音樂的種子。葉倩文的歌曲對賈樟柯的影響是自賈樟柯少年時期開始的,這股流行音樂的魅力最終體現(xiàn)在了《小武》和《江湖兒女》中,兩次出現(xiàn)了葉倩文的《淺醉一生》,以及他許許多多電影中對八九十年代流行音樂的運用。這個時期的流行音樂于賈樟柯而言,是一份記憶與戳中心靈的感悟,于觀影者而言,是能夠在聆聽時穿梭時光的潮流。
(四)流行音樂在電影中的深層次意義
賈樟柯的電影中無時無刻不在聽著各種流行音樂,當然,現(xiàn)在很多其他電影,甚至是電視劇也是如此。我們習慣伴著音樂進入劇情,隨著音樂響起熟悉的劇情,一切皆有可能。“對我來說,現(xiàn)在這種風格只是一種過渡,未來的變化會很大。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一直沒有一種真正引領(lǐng)民間影響的風格出現(xiàn),所以我想通過我自己的作品,至少作為一份文件,留下這個時代和這個時刻的真實圖像和聲音。”他這樣描述他的曾經(jīng),也讓我們感受到賈樟柯電影中的別樣的音樂魅力。因此,賈樟柯的電影有著太多的情感埋藏在其中,能夠喚起青春,喚起過去的喜與悲。
他還記錄了那個時代最典型的文化特征。“影視話劇音樂分析課”一書對兩部以主題曲形式出現(xiàn)的電影“平臺”和“任逍遙”進行了區(qū)分。這部電影的名字可以表達很多東西。賈樟柯喜歡通過流行音樂來表達他對普通人們文化生活的理解。若仔細地來看,這也是對《站臺》以及《任逍遙》在一定程度上的致敬。
三、流行音樂在賈樟柯電影中的應用
做為一名導演,賈樟柯的電影中很少出現(xiàn)豪門或高端社會人群的內(nèi)容,更多的是采用平凡人們的生活故事,它用鏡頭的方式關(guān)心人民,將人民的生活做成藝術(shù)。從他的一系列圍繞現(xiàn)實主義展開的電影中,流行歌曲的作用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底層文化也成為了賈樟柯的象征。流行歌曲在當代作為一種流行藝術(shù),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流行歌曲通過音樂傳播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這種表達無關(guān)個體的年齡和職業(yè),具有很大的自由性。
在當今社會,視聽設備逐漸得到了發(fā)展和普及,音樂作為一種流行文化,擁有很強的渲染性,逐漸潛移默化地融入人民生活。賈樟柯將流行音樂融入電影中,這是一種很獨到的個人風格的體現(xiàn),反映出賈樟柯在生活和文化中的與眾不同。賈樟柯在電影中一直有意識地吸納流行音樂,運用到電影的拍攝和制作中,每一次都帶給觀眾別樣的感覺。
賈樟柯對流行歌曲的應用非常靈活,不僅會改變歌曲的形式和旋律,還會將音樂的內(nèi)容進行變革,成為一種新的形式。在賈樟柯的電影中,許多歌曲會喚起觀眾一段關(guān)于往事的記憶。同時,它也藝術(shù)地表達了人物的情感。街道是破舊的,穿過街道,來到熟悉的地方,小勇的內(nèi)心掀起了波瀾。回憶了太多過去的事。他的朋友是一名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那是他最好的朋友,可是一切都回不到過去了。“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這樣一句歌詞表現(xiàn)出小勇十分重視友誼,但朋友們已經(jīng)拋棄了它。
餐館中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孤單一個人,一種是幾個人結(jié)伴而行。小武則是前者,孤獨地喝著飲品?!拔业乃寄钍菬o法觸摸的網(wǎng)…”悠悠的音樂響著打動著世人的心,這只不過是對失去的友誼的哀悼和犧牲。他是痛苦的,過著悲哀凄慘的活,但是上海歌廳的梅梅卻是他心中一段極好的過往。音樂在這段視頻中也出現(xiàn)得最為豐富?!洞蠊媚锩来蠊媚锢恕愤@首曲子讓小武極度開心,滿心歡喜陪著梅梅做著他曾經(jīng)不愿做的事情?!短炜铡愤@首歌十分契合梅梅的經(jīng)歷,讓她輕輕地哭著。眼淚是為了夢想,也是為了生活的艱辛。“心之雨”“我的思念是一張無法觸摸的網(wǎng)”“因為明天我將成為別人的新娘,讓我最后一次想念你”,這段憂郁的旋律讓觀眾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們兩個也許注定是個悲劇。
《愛江山更愛美人》在KTV中將劇情引入高潮,是夢也是現(xiàn)實。賈樟柯流行歌曲的使用非常成功,這種對流行音樂的自覺運用使它們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電影的情節(jié)完美結(jié)合,從電影中反映出流行音樂的潮流,也成就了一代潮流。
四、結(jié)語
流行音樂的應用對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格心理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藝術(shù)氛圍和藝術(shù)構(gòu)想也許貫穿著編劇和導演的思想,賈樟柯的電影里含有太多他自己的思考。底層生活狀態(tài)在影視作品中得到揭露和展示,但他的電影展現(xiàn)了一種微妙而混亂的真實生活,還有詩歌的萌芽,讓人們悲傷,或者讓人們難過。當流行音樂出現(xiàn)在電影中時,會給人們帶來情感體驗。流行音樂可以表達觀眾的情感狀態(tài),這與電影中應用流行音樂為觀眾帶來的情緒有關(guān),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是表達情緒狀態(tài)的一種良好的表達方式。法國導演讓·科克托認為,電影環(huán)境的黑暗和屏幕上帶來的光影與聲音效果,是最好的集體催眠的模式。事實上,賈樟柯電影的“催眠”效應部分來源于其電影中流行音樂的使用,這使得幾代受眾在過去的歲月里落入了懷舊之心,并在流行音樂的誘惑下陷入了懷舊和感傷的深淵。
參考文獻:
[1]王宇.“作者電影”理論視域下賈樟柯電影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2]趙天雨.試論賈樟柯電影作品中流行音樂的作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3(5):101-103.
[3]王甜.賈樟柯電影藝術(shù)風格的堅守與轉(zhuǎn)變[D].揚州大學,2017.
[4]田壯.賈樟柯電影中的城鎮(zhèn)影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5]張文心.中國新生代導演鏡頭下的“縣城”[D].西南大學,2016.
[6]侯丹丹.賈樟柯電影聲音研究[D].西北大學,2013.
[7]張春曉.用聲音建構(gòu)時代[D].云南大學,2011.
[8]張利.時代良知的影像表達[D].蘇州大學,2011.
[9]姚睿.時代的記憶與反諷──論賈樟柯電影中的音樂[J].藝術(shù)評論,2010(3):75-81.
[10]曲蕓輝,陳偉.文化的一個側(cè)影——淺析賈樟柯電影中的流行音樂[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8(9):463.
作者簡介:梁斯祺(1997-),女,漢族,廣東珠海人,本科,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廣播電視編導,研究方向:文藝編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