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梅
一、案例描述
早自習我正批改著作業(yè),批著批著,一本書寫潦草,滿是錯誤的作業(yè)本映入眼簾,我頓時眉頭一皺,翻到姓名處一看“夏一凡”三個字更是讓我氣不打一處來:真是氣死人了,天天作業(yè)這么差!“夏一凡!過來!”我沒好氣地喊道。“干什么!”夏一凡毫不畏懼,大聲反問道。這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給你能耐的,脾氣比我還大,一年級的小破孩居然敢如此這般沒有禮貌地跟我說話。我邊想邊怒視著她,看著她滿不在乎地向我慢慢走來,我的心里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因為以往的一幕幕快速閃現在眼前,每當她犯了錯誤,不管我用多么激烈的措施,效果都不是很好,幾乎每次都是把她媽媽搬出來威脅她才算勉強收場。剛上學的她誰也不怕,就害怕媽媽,因為她的媽媽真揍她。這次我一不想搬出來媽媽,二也沒有力氣跟她喊了,于是我很快調整了心情,對走過來的她很溫柔地說:“夏一凡,怎么能這么跟老師說話呢,老師喊你的名字,你應該有禮貌而且要溫柔一點地說‘老師什么事?懂了嗎?”沒想到她一反常態(tài),眉毛往上一挑,很乖巧地說:“懂了”,“那我們再重來一遍好嗎?”她點點頭。等她回到座位,我微笑著說:“夏一凡”她不急不慌的走過來,輕聲地說:“老師,什么事?”看著那天真可愛的樣子,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嗯,這么做就對了,以后也要這樣跟老師說話記住了嗎?”我邊摸著她的小臉邊微笑地說。接下來的一切竟是如此的順利,因為無論是教育她寫作業(yè)一定要認真,書寫要工整,還是輔導她改正錯題,我一直都很耐心的,而且看到哪個字寫得漂亮了還會夸獎幾句。而這其間她也一直很配合,聽老師夸她還很害羞呢。以往的那個蠻橫、不可理喻的夏一凡不見了,一直乖乖地聽著,認真地改著。頭一次感覺到面前的她如此的可愛,一種久違的幸福涌上心頭。
二、案例分析
夏一凡是一年一班的小朋友,她活潑好動,別看她只有一年級,特別叛逆,而且不懂規(guī)矩,從不把老師的話當回事,我行我素,不會與人相處,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觸碰到一點她的利益,就是武力解決,有一次同桌不小心把她的文具盒弄壞了,她氣急敗壞地把同桌的書本文具全都順窗戶扔出去了。一天到晚不斷的有孩子告她的狀。從教二十多年了就沒遇到過這么另類的孩子。與家長溝通,了解到孩子一至四歲其間自己做買賣,孩子都是保姆帶著,那時孩子就非常任性,家長總認為孩子小,大了就好了,直到上幼兒園,不斷的被老師找家長向其告狀,幼兒園老師都拿她沒辦法,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媽媽性子急,脾氣也大,又沒有什么文化,也不會引導教育孩子,孩子又特別叛逆,說什么都不見效,所以對她非打即罵。久而久之孩子愈加不可理喻。上學以后,沒有規(guī)矩的她因為經常違反紀律,所以總是挨批評,我對她的耐心也越來越少了,久而久之她就形成了定式“我就是個壞孩子”,批評對她而言已經沒有什么效果。其實在她的內心也是極度渴望被尊重和贊賞的。老師適時的鼓勵與贊揚能極大地增強她的自信心。
三、案例反思
經歷這件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孩子們面前從來都是那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面孔。因為在我的觀念里老師就要有老師的威嚴,不能給他們好臉,否則他們容易蹬鼻子上臉,以后的工作就不好開展了。尤其現在的小孩子更是被嬌生慣養(yǎng),天不怕地不怕的,從一年級就要打下底,立好規(guī)矩,讓他們懼怕你,后面的工作才好開展。
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對孩子們一般都比較嚴厲,尤其是犯了錯誤的,絕對是“殺雞給猴看”的陣勢來管理這批頑皮的孩子。在我的“鎮(zhèn)壓”下,孩子們都比較乖巧聽話,但是我這一套在夏一凡這里不好使了,她敢公然挑釁我的威嚴,無視規(guī)矩,也無視我,這是我無論無何都不能接受的。而且她總是不斷地犯錯誤,于是便有了我與她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較量,多數都是我以失敗告終。(每次都是用給她媽媽打電話來威脅,她怕挨打,不得已妥協(xié)的)把自己弄得一點面子都沒有。
在這之后我改變了對她的教育方式,無論她犯了什么錯誤,我都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讓自己以最大的耐心去教育幫助她,并且積極尋找她的閃光點,抓住機會及時表揚鼓勵。在我的耐心引導下,她也有了不小的改變。盡管她還是會不斷的犯錯誤,但是對老師的批評教育她能接受了,不再像以往那樣蠻橫、無理了。
如今我深深地意識到了教育的真諦并不是簡單粗暴的嚴厲,對于其他孩子,我也改變了以往那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面孔,學會了傾聽孩子的心聲,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分析思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理解、關愛,我想這也是拉近師生距離的開始。我也堅信有溫度的教育一定會讓孩子們身心愉悅,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