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摘要:對土巖組合的基坑,當下部巖體為較完整的中硬巖或硬質(zhì)巖時,可采用懸臂嵌巖樁組成的樁錨支護結(jié)構(gòu)。本文探討懸臂嵌巖樁組成的樁錨支護結(jié)構(gòu)在巖體較完整的泥質(zhì)粉砂巖(軟巖)中的應用。
關鍵詞:懸臂嵌巖樁;土巖組合基坑;應用
一、工程概括
某大廈設-3F地下室,基坑面積約7100平方米,基坑周長約340m,基坑設計坑底標高46.70m(黃海高程)。地面高程約59.8~60.0m,坑深13.10~13.30m。本基坑為土巖組合基坑,土層厚度約為6.1~7.4m,下部為中風化泥質(zhì)粉砂巖,為軟巖,巖體較完整,基坑支護結(jié)構(gòu)設計使用年限為12個月。
二、場地巖土工程及環(huán)境條件
(一)、場地周圍環(huán)境條件:根據(jù)調(diào)查,基坑西側(cè)為花圃。其他側(cè)為主干道。
(二)、場地巖土工程地質(zhì)條件:本場地處長江二級階地后緣,場區(qū)土層為雜填土、粉質(zhì)粘土,下伏為白堊系泥質(zhì)粉砂巖。據(jù)區(qū)域資料:基巖產(chǎn)狀傾向南東、傾角4°~8°左右,厚度達數(shù)百米?;佑绊懮疃确秶鷥?nèi)的地層有:
1素填土:雜色,稍密,稍濕;其主要成份為磚塊、砼塊、煤渣等,最大厚度6.1m。
2粉質(zhì)粘土:褐黃色,可塑狀,最大厚度5.90m。
3-1強風化粉砂巖:褐紅色,強風化狀,巖體較破碎,最大厚度2.6m。
設計參數(shù):根據(jù)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并結(jié)合該地區(qū)工程實踐經(jīng)驗,與基坑支護設計相關地層的設計參數(shù)取值如下:
1雜填土 γ=18.0kN/m3 C=8kPa Φ=20.0° f=20kPa
2粉質(zhì)粘土 γ=18.7kN/m3 C=28kPa Φ=12.0° f=40kPa
3強風化粉砂巖 γ=20.5kN/m3 C=60kPa Φ=20.0° f=200kPa
4中風化粉砂巖 γ=24.5kN/m3 C=200kPa Φ=30.0° f=400kPa
(三)、水文地質(zhì)條件
與基坑工程相關的地下水主要為上層滯水及基巖裂隙水。上層滯水及基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周圍城市管網(wǎng)漏水的補給,通過蒸發(fā)排泄,其水量不大,對基坑施工影響不大。地下水和土對鋼筋混凝土具微腐蝕性。
三、設計方案比選及確定
本次設計時,對基坑支護體系的方案做了技術經(jīng)濟比較。綜合考慮基坑與周圍建構(gòu)筑物的關系、場地工程地質(zhì)及水文地質(zhì)條件、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施工技術條件和本地施工經(jīng)驗等因素確定。因主干道車流量較大,對變形控制要求高,靠近主干道一側(cè)采用樁錨支護體系,錨索進入中風化粉砂巖。
基坑西側(cè)為廣場花圃,無建筑物和管線分布,對變形要求不高,基坑深約13.3m,其中上部土層厚度約7.0-7.4m,下部巖石厚度約5.9-6.1m,是可以采用懸臂嵌巖樁,技術上可行,經(jīng)濟性較好。支護剖面詳見下圖:
懸臂嵌巖樁結(jié)合樁錨支護體系的設計要求如下:
樁錨支護段:采用d=1000mm灌注樁和預應力錨桿支護,支護樁樁頂設冠梁。支護樁采用C30砼,HRB400級鋼筋;冠梁采用C30砼,HRB400級鋼筋;樁端進入巖面以下2m,樁外緣距離開挖面1m。樁底設豎向鋼管增強樁的穩(wěn)定性,其底端伸入基坑底以下2m,頂端伸入樁體內(nèi)。
預應力錨桿采用預應力鋼絞線4Фs15.20(1×7-15.20-1860-GB/T5224),M25水泥砂漿,成品錨具。樁頂冠梁處設一道錨索,樁端設置鎖腳錨桿,錨入穩(wěn)定巖體。
樁端以下應隨開挖進程及時對巖壁進行噴錨支護。錨桿長度為4m。噴射C20砼80厚,鋼筋網(wǎng)Ф8@200×200。
四、 懸臂嵌巖樁計算
1、 土壓力計算
填土Ka1=tg2(45-φ/2)=tg2(45-10)=0.49
粉質(zhì)粘土Ka1=tg2(45-φ/2)=tg2(45-6)=0.66
強風化巖Ka1=tg2(45-φ/2)=tg2(45-10)=0.49
填土厚4.6m,p=18*4.6*0.49-2*8*0.7=29.37;
合力E1=0.5*4.6*29.37=67.55KN;
粉質(zhì)粘土厚2.8m,p1=18.7*4.6*0.66-2*28*0.81=11.41
P2=18.7*7.4*0.66-2*28*0.81=45.9
合力E2=0.5*2.8*(45.9+11.41)=80.21KN;
強風化巖厚0.5m,p1=20.5*7.4*0.49-2*60*0.7<0,取0;
P2=20.7*(2.1+5.3+0.5)*0.49-2*60*0.7<0,取0;
合力E3=0KN
總土壓力合力E=67.55+80.21=91.62。
2、支點反力計算
設計支點反力標準值為Nk=200KN。
MS1水平支點反力N1=200*cos30=173.2KN
MS2水平支點反力N2=200*cos15=193.2KN
支點反力安全系數(shù)KA=(N1+N2)/E=(173.2+193.2)/147.76=2.48
3、抗傾覆穩(wěn)定性計算
填土土壓力合力至樁底的距離h1=7.6m
粉質(zhì)粘土土壓力合力至樁底的距離h2=3.9m
MS1至樁底的距離h3=8.2m,MS2至樁底的距離h4=4.2m
K=(N1*h3+N2*h4)/(E1*h1+E2*h2)=(173.2*8.2+193.2*4.2)/(67.55*7.6+80.21*4.2)=2.6滿足規(guī)范要求。
五、基坑監(jiān)測
在基坑頂設水平位移點和沉降位移監(jiān)測,在基坑中部進行錨索應力監(jiān)測。基坑施工和開挖是在3月份完成的,地下室施工經(jīng)歷了整個雨季。經(jīng)監(jiān)測,本側(cè)基坑最大水平位移約為30mm,最大沉降約為10mm,位于基坑中部。最大錨索應力約為193KN,位于基坑中部。
六、 結(jié)論
采用懸臂嵌巖樁成功的完成了基坑支護,既保障了地下室的順利施工,又節(jié)約了幾百萬的工程造價。但需要注意:
1、 在較完整的軟巖中采用懸臂嵌巖樁是可行的。但因懸臂嵌巖樁樁底位于基坑中部,所以鎖腳錨索一定要能夠提供足夠的拉力來鎖定支護樁,可采用多道錨索。
2、 當坡頂有對變形要求較嚴格的建(構(gòu))筑物或管道時,采用懸臂嵌巖樁應慎重。
參考文獻:
[1]楊學鵬.探討西北地區(qū)舊樓節(jié)能改造外墻保溫的技術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4):49-50.
[2]白曉宇,張明義,閆楠,王永洪,袁海洋.土巖深基坑樁-撐-錨組合支護體系變形特性[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9(02):454-463.
[3]余少平,黃成林,張惠君,徐正碧,黃貞林,陳清運.土巖組合地區(qū)地鐵深基坑變形分析與預測[J].施工技術,2017,46(S2):326-329.
(作者單位:襄陽市漢江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