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芳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新課改強調(diào)教師不再僅僅扮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更扮演著學生人生路上“引路人”的角色,既教會學生做人,做事,也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而小學階段是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應把德育工作擺在小學教育的首位。
關鍵詞:新時代;德育工作;小學教育
引言:
廣義的德育包括了很多的方面,其中它主要包括社會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做好德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僅需要學校單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達到家校統(tǒng)一,及時交流,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新時代把德育工作擺在小學教育的首位,還需要家庭、社會的輔助。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和發(fā)揚者。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著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體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它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發(fā)展。而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更需要傳承和發(fā)揚下去,作為祖國的未來,更應該明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做好小學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對于一件事的對錯,不能很好的辨別,即他不知道一件事情這么做對還是錯。因此,在小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教師需要及時的告訴學生這樣做是不對的以及正確的做法是什么。教師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角色。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糾錯時,要注意自己的方法,過于嚴厲會傷害小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們都知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小學的德育工作,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德育工作要從娃娃抓起,教師要適應新時代的背景,結合學生實際,將德育工作放在小學教育的首位。
二、打牢小學德育工作的思想基礎
提出素質教育已有十多年了,對于素質教育的實施,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真正的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是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這也就導致了學校、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而因此忽略了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錯過了培養(yǎng)的最佳時機。
學校要改變教育的觀念,不單單以分數(shù)作為考試評價的標準,要對學生有一個綜合素質的測評。綜合素質的測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測評。
(二)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思想品德進行測評。
(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綜合表現(xiàn)做出一個測評。
三、實施小學德育工作的措施
(一)重視平常的訓練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對小學生進行口頭教育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行為習慣。例如,要求他們見到老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上下樓梯遇到老師,讓老師先行。在課堂上,聽課時,要求身板挺直,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在讀課文時,端正書本,坐姿端正。在想要回答問題時,舉手示意,回答問題聲音要洪亮。還有回到家主動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對家里長輩要尊重??梢悦恐芰粢淮螌嵺`的作業(yè),讓學生必須做到,就像完成作業(yè)一樣。
(二)樹立榜樣
科·達勒維耶曾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在進行小學德育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揮榜樣的作用。例如,剛一打上課鈴聲,走入課堂,班級里亂哄哄的一片,十分吵鬧。教師如果在這時,選擇大聲呵斥,進行批評,或許可以短暫的讓班級安靜,但容易讓小學生產(chǎn)生反感的心理。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機制,在吵鬧中找到一個安靜學習的學生,并以此學生為榜樣表揚他。在這時通過表揚激勵該學生,給其他的人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其養(yǎng)成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1]。
(三)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勝于口頭訓誨。”教師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由于小學生的可塑性、模仿力較強,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他們。這就要求教師時時刻刻的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談舉止。例如,課前,教師要檢查自己的儀表,頭發(fā)是否整潔,牙齒是否有殘留物。我們面對的是學生,要以一個良好的形象站在他們面前,一個良好的形象,會使他們身心愉悅,從而更好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自己的站姿,抬頭挺胸,給他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提問時,要注意自己手勢,不宜用一根手指頭指著學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他們出現(xiàn)錯誤時,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辭,不宜過于嚴厲,直接批評學生,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課后時間,教師要對學生的問好給予及時的反饋,讓學生體會到好的行為會得到老師和大家的認可。
(四)處理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后進生進入新的班級時,可能不能很快地適應新班級的學習模式,甚至可能違反其規(guī)則進而擾亂原班級的紀律。小學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因此,教師要及時地了解、關心后進生,因材施教,幫助其適應新班級的學習模式、學習方法等,幫助其學會遵守新班級的規(guī)則。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優(yōu)點,發(fā)掘優(yōu)點要及時表揚,讓后進生有自信,讓他們盡快的融入班集體[2]。
(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
有了理想,才有了努力的方向。首先,我們可以進行讀書交流會,學生閱讀一些名人傳記,然后在交流會上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每個名著里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點和一些道德品質,讀書可以讓學生打開自己的知識視野,進而學會辨別人物道德品質的好壞,選擇好的道德品質進行學習,這有利于德育的開展。其次,我們可以為他們播放愛國主義電影等具有特殊意義的電影,讓他們談談其想法、觀點、感受等。最后,通過以上的方法讓學生明確自己目前的目標,然后從小事做起。并且,在小學生遇到挫折時,要給予及時的引導,讓其正視挫折,變得堅強[3]。
(六)經(jīng)典誦讀活動
古人的思想是很偉大又有智慧的,像《弟子規(guī)》等等,里面經(jīng)典的句子,
是值得我們包括老師和家長都需要學習的,可以早上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們每天讀一點,接受我們偉人的教育,以及洗禮。慢慢的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來,內(nèi)化為學生的思想,行為。
(七)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活動
每周開展一次有關德育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主題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可以總結每周學生們的良好的行為,加以表揚,讓學生得到認可的同時,也為其他同學做好了榜樣。
結束語:
“德才兼?zhèn)洹笔钱斀裆鐣τ谌瞬诺囊粋€要求,我們所需要的人才不僅需要有淵博的知識,還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素質。做好德育工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并且要擁有足夠的耐心。小學生是祖國的花骨朵兒,教師承擔著祖國的未來。因此,教師要勇于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把德育工作擺在小學教育的首位,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欣.小學教育中德育教學問題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6-7.
[2]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151-152.
[3]肖永基.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生德育培養(yǎng)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