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麗
【摘? 要】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35例。常規(guī)組實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干預組實行針對性疼痛護理,比較常規(guī)組與干預組的疼痛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的NRS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NR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干預組的NRS評分較常規(guī)組低(P<0.05)。結論:給予骨傷術后患者針對性疼痛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促進身體的恢復,得推廣。
【關鍵詞】骨傷;針對性護理;疼痛護理;術后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221-01
骨折根據不同的骨折程度可以分為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根據骨折處是否與外界相通可以分為閉合性骨折以及開放性骨折,根據骨折端的穩(wěn)定程度可以分為穩(wěn)定性骨折、不穩(wěn)定性骨折,而骨折的愈合也一般要經過血腫炎癥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1]?;颊吖钦酆笠话愕闹委煼椒楸J刂委熞约笆中g治療等,患者骨折本身疼痛以及術后創(chuàng)傷的疼痛,會對傷口愈合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不同骨折患者針對性護理,可以促進其身體的恢復[2]。本文就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35例。常規(guī)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8~68歲,平均(42.3±2.5)歲;其中鎖骨骨折6例,股骨頸骨折8例,脛骨平臺9例,尺橈骨骨折12例。干預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19~70歲,平均(41.8±2.3)歲;其中鎖骨骨折7例,股骨頸骨折9例,脛骨平臺9例,尺橈骨骨折10例。兩組的基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接受常規(guī)組的護理干預,比如術前指導、病情護理、術后注意事項指導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行針對性疼痛護理,具體操作如下:①護理人員全面、準確的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通過疼痛評分表對其疼痛程度進行評定并記錄,該種方法是控制疼痛的基礎,通過評估才可以確認進一步的護理實施計劃。②對于骨折患者而言,疼痛與軟組織損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也有周圍神經、血管功能障礙,術后1至3天護理人員向患者解釋疼痛原因、機制以及疼痛可能持續(xù)的時間,增加患者的耐受力;指導患者放松精神法、深呼吸法;轉移其注意力,比如音樂療法、指導想象松弛療法,興趣培養(yǎng)法等,患者通過音樂的感染會緩解精神的緊張,從而疼痛的程度得以降低。③根據患者的耐受力,給予止痛泵或者止痛藥的使用;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協(xié)助其取舒適的體位,減少噪音、減少強光對患者的刺激,護理人員的操作集中進行,保證患者的睡眠狀態(tài),從而促進骨折的愈合,降低疼痛程度。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疼痛情況,采用數字分級法(NRS)對骨折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3],數字分級法用0至10分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患者無疼痛感,1至3分表示患者有輕度的疼痛感,4至6級表示患者有中度的疼痛感,7至10分表示患者有重度的疼痛感。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評估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x±s、計數資料(搜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行t檢驗、χ2檢驗對比。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NRS評分
干預前,兩組的NRS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NR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干預組的NRS評分較常規(guī)組低(P<0.05),表1。
3討論
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悅的感覺以及情緒上的感受,患者多伴有潛在的或者現(xiàn)有的損傷,疼痛會導致患者情緒不良,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甚至憤怒的情緒,不僅如此,患者會出現(xiàn)生理性生命體征的波動,比如血壓升高、呼吸增快等,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同時,仔細觀察其面部表情,了解患者的耐受力以及對疼痛態(tài)度,從而采取針對性護理[4]。
針對性護理是針對類患者的病情,針對某類患者制定出一系列的護理計劃,以達到某種目的[5]。對于骨折患者而言從健康人突然變換為患者的角色,身體以及情緒均承受著較大的打擊,對于預后的擔心,對于醫(yī)院、手術環(huán)境的恐懼等更會加重疼痛的程度。因此文本從患者入院開始評估情緒狀態(tài)、疼痛耐受力、程度等,制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給予精神放松法、音樂療法、呼吸訓練法等減輕患者的疼痛,而且在患者入院后便詳細向其介紹疾病、醫(yī)院、手術的情況,以增加耐受力,經過護理后,患者的疼痛情況有所緩解。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的NRS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NR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干預組的NRS評分較常規(guī)組低(P<0.05),經過針對性的疼痛護理,明顯緩解了患者的癥狀。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用于骨傷患者的護理中,效果明顯,緩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促進了身體的恢復。
參考文獻:
[1]梁建萍, 麥燕芬, 李子珍,等. 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11):177-178.
[2]王小燕. 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3(7):67+69.
[3]林素華. 針對性護理在骨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29):120-121.
[4]梁愛紅.98例骨傷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18(63):279-279.
[5]曹小萍, 蔡曉娟. 針對性疼痛護理在骨折術后患者中實施的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388(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