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婕
摘要: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效率快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出現(xiàn)新的變化,由此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鑒于此,本文基于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分析了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困境與對策,結論顯示: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效率較高、自媒體跨越式發(fā)展、信息來源紛繁復雜,由此造成思政教育對學生“三觀”形成的影響降低,且學生由單向接收信息向信息雙向傳輸轉變,學生較低的辨識能力容易形成錯誤的認識,這是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困境?;诖?,筆者認為融媒體時代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應該提高對融媒體工具的利用效率、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及提高師資隊伍對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把控力。
關鍵詞:融媒體;新媒體;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一、前言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與傳統(tǒng)媒體的持續(xù)轉型,以資源通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為核心特征的融媒體快速發(fā)展,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融合發(fā)展,對傳媒行業(yè)產(chǎn)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這也標志著我國進入融媒體時代。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信息傳播的源頭紛繁復雜,信息傳播的效率大幅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中對學生的思想開導與價值引導工作難度提升,這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提升,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如何借助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等載體,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與傳媒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當前,學術界與實務界沒有對融媒體進行統(tǒng)一的定義,但對其核心內(nèi)涵達成了普遍共識,主要是指在高效利用信息傳播媒介載體的基礎上,吸收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實現(xiàn)傳媒行業(yè)各環(huán)節(jié)資源的深度整合,最終提升信息傳播的實效性與科學性。鑒于此,本文以分析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困境為切入點,繼而重點探究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具體對策,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困境
為深入分析融媒體時代高校如何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文章從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征、要素及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探究了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困境。
(一)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效率較高,思政教育對學生“三觀”形成的影響降低
融媒體時代,由于媒介載體的深度融合,信息傳播的效率較高,只要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充分覆蓋,學生們不僅可以通過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獲得各類信息,還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多種工具與平臺獲得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在融媒體時代,許多大學生每天大量的時間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的各類信息都會對學生的認知形成巨大影響。在此背景下,學生在大學階段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將不僅僅受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還將受到融媒體各類信息的影響,這就在無形中降低了思政教育對學生“三觀”形成的影響。在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若沒有提升,那么高校對于學生的思想開導及政治引導的作用就會降低,這將不利于培育學生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從而難以完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使命。
(二)融媒體時代自媒體跨越式發(fā)展,學生由單向接收信息向信息雙向傳輸轉變
在融媒體時代,新型主流媒體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也在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工具快速迭代,而在此過程中自媒體也開始出現(xiàn),并在傳媒行業(yè)去中心化的過程中獲得了跨越式發(fā)展,這使得傳統(tǒng)信息傳播路徑發(fā)生變化。從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來說,學生由單向接收信息向信息雙向傳輸轉變,具體表現(xiàn)是:在融媒體前,學生更多的是從課堂、保證及期刊上獲得信息,信息的傳播具有單向性,因此學生接受信息相對比較封閉,故而高校思政課堂對學生的信息把控程度較高;在融媒體時代,由于信息傳播來源多元化,且自媒體信息傳播模式形成,故而學生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因此學生可以更加通暢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故而高校對學生的思想活動與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力也在逐步下滑。
(三)融媒體時代信息來源紛繁復雜,學生較低的辨識能力容易形成錯誤的認識
不可否認,融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效率提升,這對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挑戰(zhàn),也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由于融媒體時代各類媒介及平臺的資源整合,信息傳播的來源紛繁復雜,真假信息魚龍混雜,缺乏信息辨識能力的情況下,極其容易被錯誤的信息所誤導。眾所周知,大學生仍處于三觀的形成期,并且由于經(jīng)濟條件、人生閱歷等方面的不足,缺乏足夠的是非辨別能力。從而難以對融媒體時代的各類信息進行有效識別,這極其容易造成學生在思想上與價值觀念上走向錯誤的道路與方向,這在無形當中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三、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對策
基于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困境分析,文章從高校思政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及師資隊伍三方面提出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對策。
(一)轉變思政教育觀念,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各類傳媒載體來強化思政教育
轉變思政教育觀念是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基礎對策,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zhì)量提升的前提,具體措施就是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各類傳媒載體來強化思政教育。第一,高校管理層要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在融媒體時代要重視融媒體對思政教育的深刻影響,要加大對高校融媒體平臺建設、融媒體課題研究、融媒體教學方法探索的投入,真正從管理架構上重視融媒體;第二,要基于融媒體時代的基本特征,對高校思政教育與融媒體平臺及工具的結合提出目標、要求及保障措施,真正實現(xiàn)高校思政教育能充分利用融媒體工具;第三,高校要結合自身媒體資源,充分發(fā)揮自身融媒體在思政教學方面的作用。
(二)優(yōu)化思政教育模式,加速圍繞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來調(diào)整教學要素
優(yōu)化思政教育模式是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核心對策,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zhì)量提升的保障,具體措施就是加速圍繞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來調(diào)整教學要素。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思政教學課堂的灌輸式、宣導式的思政教學方式,要充分利用融媒體的信息資源,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進行引導式講學;其次,要更新高校思政教學的工具,充分利用多種新媒體工具來輔助教學,最好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引導大家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最后,要利用融媒體平臺、媒介及工具來實現(xiàn)思政教育課堂的延伸,如建立微信群、QQ群,或者構建思政教育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引導學生思考,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三)改善思政教育師資,不斷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思政隊伍對融媒體技術的掌握
改善思政教育師資是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的重要對策,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zhì)量提升的保證,具體措施就是不斷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思政隊伍對融媒體技術的掌握。一方面,要對現(xiàn)有師資隊伍進行進一步的培育,提升其使用融媒體的能力,不斷豐富其使用融媒體工具的教學經(jīng)驗;另一方面,要不斷的改善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結構,對于新招聘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融媒體使用技能,要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的傳媒素養(yǎng),從而真正能在學生的思想引導與價值引領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面臨了新的挑戰(zhàn),但是也給高校思政教育的轉型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面對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環(huán)境的變化,高校必須轉變思政教育觀念、優(yōu)化思政教育模式、改善思政教育師資,具體對策是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各類傳媒載體來強化思政教育,加速圍繞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來調(diào)整教學要素,不斷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思政隊伍對融媒體技術的掌握,最終提升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彭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4 (15):11-10.
[2]楊秋鳳.大數(shù)據(jù)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路徑探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7 (6):23-25.
[3]米江霞,甄曉英.基于網(wǎng)絡新媒體提升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5 (36):213.
[4]王靜.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 (9):78-78.
[5]劉曉娟.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法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路徑[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3):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