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喃喃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基準,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提高中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成了民族素質這一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fā)展與經濟建設的需要 . 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完成這一歷史重任,是廣大數學工作者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 本文僅就自己的認識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
一、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一)數學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人的理性思維 數學除了是科學的基礎和工具外,還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精神,在當今這個技術時代里日益重要的一種智力 . 它使人們能批判地閱讀,能識別謬誤,能探索偏見,能 活在其中的充滿信息的世界 .數學在形成人類的理性思維方面起著核心的作用,而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這方面恰恰是不足的 . 一位西方數學史家曾說過:“我們講授數學不只是要教會涉及量的推理,不只是把它作為科學的語言來講授—— —雖然這些都很重要—— — 而是讓人們知道,如果不從數學在西方思想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方面理解它,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人文科學、自然科學、人的所有創(chuàng)造和人類世界 . ”因此有專家講:“數學教育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
(二)數學可以砥礪心智 數學的嚴密性和精確性可以使同學們在將來的工作中減少隨意性 . 英國律師至今要學習許多數學知識,并不是律師工作要多少數學,而是出于這樣一種考慮: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可以使人養(yǎng)成一種獨立思考而又客觀公正的辦事風格和嚴謹的學術品格 . 數學教育是培養(yǎng)同學們誠信觀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數學課上形成的誠信觀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 .蘇聯的數學家辛欽說:“數學教學一定會慢慢地培養(yǎng)青年人樹立起一系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這種特性中包括正直和誠實 . ”數學家狄爾曼說:“數學能集中、強化人們的注意力,能夠給人以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細和謹慎的謙虛精神,能夠激發(fā)人們追求真理的勇氣和信心 . ”
二、用數學知識去認識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如果學生能在生活中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說明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數學意識。比如,二年級的學生去買橘子,買了三斤橘子,每斤6元,收銀員收了18元,他馬上想到3×6=18(元)。在新知識的教學中,引入生活實際需要的問題,有助于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為今后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起到示范的作用。與此同時,這些實際中的數學問題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主動去構建新知識做好鋪墊。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先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現在老師要去買籃球,一個籃球80元,要買12個,需要付多少錢,誰能幫老師解決這個難題。這個問題會吸引學生的好強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后,再次在生活中遇到此類乘法的實際問題會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去解決。課堂上不斷地訓練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的一條途徑.
三、強化形象及抽象思維結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階段,中低年級主要由形象思維為主,高年級以形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依據學生這一認知規(guī)律特點,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教具、實物模型,亦或者利用多媒體教學等。這樣符合學生的直觀認知,有利于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比如在教學五年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時,給學生小組內提供一些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小組之間利用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長方體,記錄好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小正方體的數量以及體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每組數據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后會發(fā)現會發(fā)現長方體的體積剛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積。即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若讓學生直接想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那是很難的,借助小正方體的體積來引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學生更容易推導出。小正方體的實物模具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認知,學生在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四、核心問題引領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認識知識的本質
我認為核心問題起到統(tǒng)整,引領,揭示要點的作用。核心問題指向所學知識的本質,通過它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并促成其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它整合所學內容的關鍵和重點。以三年級《認識分數》為例,分數的本質就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梢韵韧ㄟ^舉例子讓學生明白以“數量”來表示分數和以“份”來表示分數。要想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再引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比如三年級的《認識分數》可以通過核心問題一步一步引出分數的本質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斗謹档恼J識》的核心問題可以確定為“表示分子的數,與表示分母的數有什么聯系?”因為分數對于學生來說很陌生,之前的知識經驗里沒接觸過分數。什么時候才用分數來表示,什么是分數等一系列的問題會使學生感到困惑。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根據核心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刻的認識“分數”的本質。在核心問題確認后,可以再提幾個輔助問題來推動“核心問題”的提出。分數的表示前提是“平均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原有的分東西的經驗,引入“現在有1個桃子,要分給2個同學,怎么分才公平”,這就是潛在說明分數的表示前提是要“平均分”。每人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認識“二分之一”后,通過類比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最后給出核心問題:“這些分數中,表示分子的數和表示分母的數有什么聯系?”學生通過談論后會發(fā)現,“分子的這部分”來自于“分母”。核心問題的提出要圍繞著教學目標來展開,不然教學效果會恰得其反,通過教學核心問題,知識點層層推進,重難點迎刃而解,在學生認識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發(fā)散學生思維,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目標。教學過程中,問題具有目的性,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問題能聚焦,指向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具有深意,顧及當下,又能著眼未來。但是我們的課堂應該由這樣的問題去引領,即用核心問題去引領教學,教學效果會得到提高。
總之,核心素養(yǎng)是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特別關注的問題 . 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教師不能滿足于教給學生知識,應有意識地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學時,體現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