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摘? 要: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內(nèi)教育的理念和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素質教育向前邁進了很大的一步。但當前階段,在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還處于一個較為傳統(tǒng)的風格和水平,對于實驗探究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良好作用還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出來,生物教師的實驗探究課程教學亟待改革?;诖?,本文從生物實驗探究課程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意義著手,結合當前階段我國生物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和教學現(xiàn)況,探討了“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實驗教學設計。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酶的特性? 實驗教學設計
生物實驗的教學應當是為了讓學生們開闊眼界,了解更多元的知識和文化,從而學生深化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生物實驗探究教學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從簡單的實驗探究課程中認識和理解生物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當前階段的生物實驗探究教學過程中,積極改革教學模式,加強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師應該著重下功夫的方面。在“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實驗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反復打磨教學方案,為實驗探究教學做好縝密計劃
生物教師在進行“酶的特性”實驗探究課程教學之前,不僅要準備實驗用品、檢查實驗設備和相關器材,更重要的是應當精心設計實驗探究教學方案,把學生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做好預判和解決方案,保證實驗探究教學的良好秩序。結合教學進度和教材實驗流程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時,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能力,明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1]。在挖掘實驗內(nèi)容背后的知識要點以及難點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將課堂教學流程設計得生動、有趣。實驗探究教學方案應當是在教師自身進行多次的實踐之后總結和探索出來的、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程度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成功模板。同時,教師在一次次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后,要積極進行自我反思,及時修改和補充教學方案中的不足以及疏漏之處,不斷提高實驗探究教學方案的完整性、科學性和嚴謹性,從而深化生物實驗探究教學的教育意義和作用。
二、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實踐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根據(jù)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學大綱的指示,生物實驗探究教學中設計的實驗課題都是適宜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酶的特性”生物實驗探究時,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實驗探究課程適應自己班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程度。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強知識的連貫性,便于教師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拉近晦澀枯燥的生物實驗探究課程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發(fā)展[2]。
三、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賦予實驗探究教學內(nèi)容以生動性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jīng)濟和科技的蓬勃發(fā)展,國家在教育資源上的資金投入力度越來越大,多媒體技術開始走進教室,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良好輔助工具。生物實驗學科的教學注重對于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生物實驗的課堂教學幫助良多。教師在講解“酶的特性”實驗課題的發(fā)展背景、原理以及實驗目標時,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室多媒體技術設備的作用,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實驗探究課程相關的教學素材,如本次生物實驗相關的圖片、動畫、視頻等,賦予實驗課堂以生動性、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對實驗課題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四、注重問題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探究
教師在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巧妙設置問題讓學生們思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提出“酶的特性”的實驗探究問題后,學生往往能反饋不同的答案[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能夠促進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考,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生物創(chuàng)新思維。當前階段,部分生物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時,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引導不夠到位,教學成效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問題引導是生物實驗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生物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利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五、合理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將仿真實驗引進課堂
生物實驗探究教學應當保持嚴謹性,教師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來進行輔助教學。因此,教師在“酶的特性”這一章節(jié)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仿真實驗的手段增強實驗的直觀性,保證生物實驗探究課程的教學成效。仿真實驗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一大應用成果,是指將理論知識與實驗過程通過虛擬的圖形化界面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仿真實驗模式可以增強知識的連貫性,便于生物教師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4]。為了讓學生直觀、具體的看到實驗的成果,得出結論,教師可以采用仿真實驗探究教學方式,讓仿真操作模擬現(xiàn)實實驗完成教學任務,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探究。
六、拓展實驗探究教學目標,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生物實驗探究教學是為將來的生物深入研究打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眼光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識和學生的應試成績,而是應當立足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從生物實驗中見微知著,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教師在實驗探究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拓展教學內(nèi)容,在教材實驗內(nèi)容的基礎上延伸出相關的知識,一方面能夠給學生將來的生物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另一方面,生物實驗知識的拓展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酶的特性”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生物教師在實驗探究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革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新課改的理念來看待和踐行生物實驗探究教學工作,將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提高學生的生物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萬顯發(fā).“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實驗教學設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S1):73-74.
[2]方田根,旦增白央.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實驗教學[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9(5).
[3]楊秀梅.“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6(3):33-35.
[4]劉敏.“酶的特性”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0,35 (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