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摘? 要:閱讀作為高考中的重要考察內(nèi)容之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高層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當今教學中學生深度閱讀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提升學生深度閱讀的能力。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由表及里,從而汲取到更為豐富的知識。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措施
在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閱讀占據(jù)了半壁江山。而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過多,教師會不自覺的忽略關(guān)于閱讀相關(guān)訓練。大多數(shù)的閱讀課都是浮于表面的,淺顯的閱讀。而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深閱讀。即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精品細讀,將文章理解透徹。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分析
1.1.無獨立閱讀教學板塊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多是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習得。教師往往不會去特別制定關(guān)于閱讀教學的目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閱讀處于迷惑不解的狀態(tài),從而形成不重視閱讀的心態(tài)。
1.2.學生無主動性,積極性
新教學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后中依舊習慣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去訓練學生。學生在面對閱讀任務時,大多呈現(xiàn)出抗拒的心理狀態(tài),對深度閱讀的興趣不大??菰锓ξ兜恼n堂,大量且繁重的習題,學生在進行淺閱讀時已經(jīng)頗為吃力,更別提靜下心來細細研讀,進入深閱讀模式。長久下來,學生在提起閱讀時,只剩唉聲嘆氣,避而遠之。
1.3.教學模式單一
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雖然試圖改變教學模式,但在具體實踐中仍然略顯單調(diào)。同時無法做到適應當下形式需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手把手的帶領(lǐng)學生閱讀,易使學生產(chǎn)生依賴性,在面對一篇文章時習慣性的等待老師講解,而不去進行自主的思考,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大大降低。
2.深度閱讀教學的相關(guān)對策
2.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在日常的學習中一點點引導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深閱讀的習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如下嘗試:一,興趣激勵法。比如角色扮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一篇文章中的不同角色,然后在課堂中以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體驗文章,深度閱讀理解角色。二,組織詩歌朗誦比賽。詩歌的美感需要通過朗誦來體會。在準備朗誦比賽過程中,學生會學習到到不同題材,內(nèi)容,風格的詩歌,從而體會到詩歌的魅力。三,選擇名家朗誦的范本。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名家朗誦的范本將會為學生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音樂,言語和畫面的交織之中,學生將會真正體會到感情的沖擊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四,利用多媒體設備。高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力更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幻燈片,音頻,視頻等現(xiàn)代技術(shù)來為學生展現(xiàn)閱讀內(nèi)容。當學生身處一個氛圍較好的環(huán)境時,更容易進入深層閱讀,去感受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比如在《雷雨》一課的學習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guān)電影,讓學生直觀的去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2.2.師生深度對話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教師不可多說,但也不能不說。在教學,教師和學生三者之間,應該形成一種良好的溝通模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將更多的主動權(quán)交予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減少提示性的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發(fā)揮,相互之間良性互動成就精彩課堂。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為例:在進行這一課的學習時,在師生對話和學生彼此交流時都可以對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有一個表面的認知。但是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提出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比如可以提到王熙鳳的家族背景以及賈母對她的戲稱“潑皮破落戶”。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王熙鳳這一人物的性格形成也就更加多元化。同時,師生在整個相關(guān)對話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也會激發(fā)學生對文章以外內(nèi)容的思考,而不僅僅把目光局限于文本之中,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
2.3.總結(jié)專題,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
在整個高中階段中,閱讀過于片段化和瑣碎化。為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教師應當總結(jié)不同的閱讀類型,為學生提供一個系統(tǒng)化的閱讀教學。例如:首先總結(jié)文章的藝術(shù)形式?!侗秤啊分械募毠?jié)描寫,《林黛玉進賈府》中的人物形象刻畫,《江南的冬景》中的避實就虛的寫法等。學生在對藝術(shù)表達形式有一個整體的認知之后,在閱讀理解時才會更加輕松。其次,對不同的語言風格進行相關(guān)總結(jié)。如魯迅的文章比較晦澀難懂,而張愛玲的風格更加冷靜,犀利,蒼涼等。當對不同的文章風格有所了解之后,學生也就可以根據(jù)文章風格來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進入深層次的閱讀。
3.小結(jié)
總而言之,實現(xiàn)深層閱讀,是當下教育界努力奮斗的目標。學生只有在掌握深度閱讀能力之后,才能在閱讀的學習中挖掘出更多的含義,進一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并從中感悟到人生正確的價值觀,真正的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 浦培根,成晨.入則有法深而有度——關(guān)于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再思考[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7,(4):39-40.
[2]? 陳關(guān)建.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