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鵬
俗話說:“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教育者既要“教”——教知識技能為才,也要“化”——化品行規(guī)范為德,更要“養(yǎng)”——養(yǎng)文明高雅為氣。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學校教才、化德、養(yǎng)氣的根基。濟南槐蔭中學將誠信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著力,取得了顯著的德育效果。
明確指導思想,制定活動方案。開展特色德育活動,思想是引領(lǐng),理論是支撐。學校根據(jù)國家德育相關(guān)政策、方針和理論,確定了活動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的目的、主要內(nèi)容、具體安排等。此外,學校還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設立誠信考場的實施方案》《學生誠信檔案管理辦法》等,形成了一整套環(huán)環(huán)緊扣、相互支撐的活動方案體系。
開展系列活動,營造教育氛圍。根據(jù)《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學校積極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五個一”系列活動,即一次倡議、一次“兩報”評比、一次主題班會、一次征文比賽和一次辯論賽。同時,有選擇性地開展演講比賽、學生論壇、誠信簽名等活動,以此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使誠信觀念深入人心。
設立誠信考場,突出活動特色。學校將誠信考場固定為德育實踐基地。一方面,健全激勵機制,規(guī)定凡在考試中能嚴格遵守《誠信考場考生守則》者,授予“誠信標兵”稱號,記入誠信檔案,在評優(yōu)評先中優(yōu)先考慮;被授予“誠信標兵”學生至畢業(yè)無嚴重失信行為者,畢業(yè)時頒發(fā)“誠信學生”證書并記入《學生成長記錄冊》。另一方面,注重對學生的事前教育引導,充分做好考前動員工作,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考生守則,教育考生樹立“以誠信考試為榮,以違紀作弊為恥”的觀念,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到誠信考場活動中。
建立誠信檔案,提供有效保障。誠信檔案是鞏固誠信教育成效的有力保障,包括誠信承諾書、學生基本信息、學生誠信狀況主要項目(誠信優(yōu)良記錄、學風考風記錄、日常行為情況、其他表現(xiàn)情況)、初中階段誠信情況評價(自評、互評、師評、誠信等級鑒定)四部分,由班主任負責填寫、保管,實行過程性、描述性評價機制。誠信檔案與學生評優(yōu)、評先、申請榮譽、推優(yōu)入團和畢業(yè)道德等級評定等掛鉤,通過發(fā)揮評價鑒定的積極作用,有效約束學生的行為。
建設誠信文化,強化德育滲透。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積極融入誠信教育主題:在教學樓懸掛張貼誠信主題教育圖片,讓墻壁“說話”,營造誠信教育氛圍;面向全體學生征集誠信名言、故事等匯集成冊,供全校學生學習。同時,充分發(fā)揮各學科的德育作用,有意識地在學科教學中融入誠信教育,力求實現(xiàn)“時時處處有誠信,事事人人講誠信”。
如今,在槐蔭中學,誠實守信已蔚然成風,誠信教育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教育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