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討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運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進行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篩選出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應用數(shù)字隨機表對患者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觀察組。參照組應用二甲雙弧療法,觀察組應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觀察、對比兩組的臨床診治結果。結果:接受治療后,相較于參照組,觀察組的血糖水平明顯改善(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10.00%(P<0.05)。結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運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進行治療,能夠有效調(diào)控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雙胍;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7-0112-01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中較為常見且多見的慢性病癥類型,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分泌過程阻礙,致使患者體內(nèi)血糖含量受控性削弱。糖尿病極易合并多種類型并發(fā)癥,較為多見的應屬心腦血管病癥或臟器損傷等[1]。臨床上通常將血糖水平的管控作為糖尿病診治的主要手段,在治療過程中同樣將各類并發(fā)癥的防治視為重點。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治療措施
1.1一般資料
篩選出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應用數(shù)字隨機表對患者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觀察組,例數(shù)均為30例。參照組男女例數(shù)之比為15:15,年齡均數(shù)為(62.19±3.20)歲,患病時長均數(shù)為(2.98±1.23)年,觀察組男女例數(shù)之比為16:14,年齡均數(shù)為(63.99±2.93)歲,患病時長均數(shù)為(2.89±1.38)年。
1.2治療方法
參照組應用二甲雙弧療法,二甲雙弧的給藥方式為口服,給藥劑量為0.5mg/次,每日3次,用藥時間為餐前一刻鐘。診治周期為一個月。觀察組應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二甲雙胍的服用方式與參照組一致。阿卡波糖的給藥方式為餐前吞服,給藥劑量為50mg/次,每日3次。診治周期為一個月。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水平、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血糖指標: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不良反應:血糖水平偏低、水腫、胃腸道不良反應。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20.0軟件對研究中涉及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兩組的血糖指標水平對照
接受治療后,相較于參照組,觀察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分析
參照組中血糖水平偏低、水腫、胃腸道不良反應等不良反應對應的例數(shù)分別為2例、2例、1例,對應的占比分別為6.67%、6.67%、3.33%,即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6.67%;觀察組中僅存在1例血糖水平偏低患者及1例胃腸道不良反應患者,即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6.67%。由此可見,接受治療后,相較于參照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10.00%(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具備代謝進程緩慢特質(zhì)的常見病癥,在臨床診治過程中通常將藥物自我管控、變更飲食結構等作為首要診治及預防方案[2]。2型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xiàn)為明顯的多食多飲、無外力因素作用下的體重下降等,其胰島素水平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現(xiàn)階段我國2型糖尿病群體基數(shù)已超六千萬人次。二甲雙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血糖調(diào)控藥劑,對胰島素及其對應受體的結合進程具有積極的刺激效果,其刺激作用的實現(xiàn)主要是借助對胰島素受體合成進程的有效調(diào)節(jié),進而實現(xiàn)對胰島素水平、血糖水平的高效把控。二甲雙胍能夠有效阻斷肝臟的糖異生進程,遏制肝糖的合成、分泌進程,以便緩解肝臟輸出葡萄糖的壓力,促使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及肝臟充分利用、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進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血糖水平的效果。此外,二甲雙胍還將直接作用于靶細胞,增強靶細胞的胰島素敏感度,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機體脂肪的代謝能力,削減患者的體質(zhì)量指數(shù),尤其適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但單一二甲雙弧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的遠期療效并不是十分理想。阿卡波糖是一種新型降糖藥物,能夠有效抑制小腸α葡萄糖苷酶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反應,阻斷寡糖的分解路徑,使其難以快速轉化成葡萄糖,從而降低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進而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達到穩(wěn)定病情的治療目的。相關研究證實[3],運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進行治療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治療總有效率更高,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緩解,治療效果十分理想。
綜上所述,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運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聯(lián)合療法進行治療,能夠有效調(diào)控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曹曉紅,陳平,陳樹, 等.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別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的效果比較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61-62. DOI:10.16658/j.cnki.1672- 4062.2017.20.061.
[2]張莎,張云萍,楊振江, 等.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9-50.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8.02.049.
[3]朱雅欣.阿卡波糖聯(lián)合甘精胰島素對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21):99-101.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21.056.
作者簡介:
南兆魁(1970- )女,漢,山東濰坊安丘,主治醫(yī)師,本科,研究方向:臨床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