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萍
摘 要:在小學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課文知識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小學語文在學科性質和教學內容方面都有著情感教學的有利條件,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進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之下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情感滲透
前言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重點字詞的重復書寫,對于課文的情感關注得比較少,學生雖然能夠學會課文的內容,但是學習的積極性比較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緊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情感思維的學習。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對學生開展情感教學,教師也需要進行滲透的研究教學方法,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這樣才能夠為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實際的教學幫助。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進行課文知識的學習,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比較低。為了能夠使情感教學得到有效的實施,教師在為學生教學課文內容之前需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門心思地對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學生只需要聽課,記筆記,導致情感教育比較匱乏,不利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1]。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課文內容,主動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感學習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好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課文《一定要爭氣》的時候,可以激勵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進行自己想法的表達,這個學生能夠感受到主人公童第周科學家為了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自己不怕困難的精神,刻苦學習,為我們的國家爭光。教師可以以主人公為榜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自己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為自己爭口氣,讓自己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成績。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能夠激發(fā)自己的情感觀念,讓自己更加投入的學習文化知識。
二、抓住重點詞匯,豐富學生情感體會
在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結合課文的重點詞匯對學生進行教學。情感本身就寓于字里行間,只有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用心體會,才能夠獲得學生的深入理解和感知[2]。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抽象思維比較弱,需要學生依據具體的形象思維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抓住課文的重點字詞,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挖掘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做表達的強烈感情,豐富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體會。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的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苯處熢诮虒W這句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這句話的重點字詞,然后讓學生反復的去品味,朗讀深入體會。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周總理為了我們國家的發(fā)展而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一生勤勤懇懇為了我們國家的發(fā)展而奮斗,最終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的目的。
三、結合實踐教學,完成情感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如果僅僅依靠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學習,很難讓學生的情感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除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課文知識的學習,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課外有著更大的語文知識學習環(huán)境,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之下進行實踐學習,才能夠充分的感悟學習[3]。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知識,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并且讓他們的情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我要的是葫蘆》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種葫蘆人沒有得到最后想要的葫蘆為基礎,讓學生自己在來年春天也自己種下自己喜歡的葫蘆,然后觀察葫蘆的生長過程,在遇到蚜蟲的時候自己會怎么做。這樣學生就會悉心的照顧自己的葫蘆,每天盼望著自己的葫蘆快一點長大,在有病蟲害的時候及時地進行治理,只有學生結合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實踐學習,才能夠加深對于課文知識的內容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學習觀念。
四、合理評價學生,激發(fā)學生情感觀念
小學語文教師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來自學生的獨立思考學習而不是灌輸式學習。因此,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認知。當學生獲得正確的情感認知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認可,讓學生通過學習來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而對于學生錯誤的想法,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之后,對學生進行正確方向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得到好的發(fā)展[4]。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如果沒有認真地聽教師的講解,而是做小動作,這個時候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學生就能夠轉移到課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讓自己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對于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就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讓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念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結語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情感教學,是語文學習三維目標中的有效組成部分,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根據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情感教學的目標滲透到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參與語文知識學習的熱情,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情感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完成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云秀,孫淑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的滲透[J].語文課內外,2019,(31):67.
[2]吳鳳琴.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89-90.
[3]王艷麗.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語文課內外,2019,(33):92.
[4]于玲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的滲透[J].中國新通信,2019,21(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