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有效策略
引言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深化自身在此方面的認知,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并對相關的培養(yǎng)對策、路徑加以分析,以此來展現(xiàn)學科價值,為學生的后續(xù)閱讀、終身閱讀打下堅實基礎?;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一、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只重視課堂上的知識面講解,就是說只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愿望。依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時,要依據(jù)學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學習方法的運用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準確取向來制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培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并在閱讀教學中尋找目標和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掌握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學生的方式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
二、初中生語文良好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措施
1.以生為本,夯實閱讀教學基礎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觀念。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不拘泥以老師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時,老師面對一篇新的課文,自己編寫教學目標、教案、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后羅列出幾個教學中的問題在上課時讓學生回答,這種教學方式學生顯得很被動,因此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老師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素,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描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掌握的情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描述進行知識點的補充和修正,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就可以積極的推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比如:在對新課文進行閱讀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安排閱讀時間,在寬松的時間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內容想交織,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境進而讓自己的情感得到豐富與延伸,促進學生形成自我閱讀的能力和進行個性化閱讀的習慣。教師在安排學生閱讀時要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老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對問題進行解答,之后老師通過補充和啟發(f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創(chuàng)新方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1)創(chuàng)建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要求老師做到讓每位同學都有平等參與討論的機會,不能只照顧學習好的學生,而冷落了大部分學生。同時,教師還須尊重學生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參與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此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塑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師生共同走進文本
在初中語文閱讀時,教師要對文本進行嚴謹且認真的研究,只有對教材有深刻的學習和認識在教學中才能有目標和計劃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走進文本就要對文本進行深刻的研究,要做到一讀二想,反復閱讀教材,發(fā)現(xiàn)作者語言和思維的精妙組合,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獨到見解。想就要考慮學生在閱讀時會遇到哪些問題。
3.讀寫結合,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時讀寫融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寫日記等,隨時隨地積累好詞句,抄寫好的句段。
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把自己的問題記下來。而且結合原文,經(jīng)常檢查修正提高,最后變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材料。這就是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重要意義。在指導學生累積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教會學生分門別類的方法。從一開始就要杜絕胡寫亂畫,漫無目的的記錄方法。
例如:寫人物的要歸納整理為以下幾個類別:即寫外貌的、寫衣著的、寫語言的、表現(xiàn)人物性格等方面。寫物品的要分清寫靜的物品、寫動的物品、描寫物品的形狀的、描寫物品結構的等方面。寫景色的,要分清寫動景的、寫靜景的。大量的閱讀材料,就好像蓋房先準備好了磚瓦,僅僅是解決了第一步的問題。要想蓋出漂亮的房子,即寫出好的文章,還要把這些好詞好句、精彩的篇章片段、名言名篇能夠熟讀默演,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能經(jīng)常構成美好的畫面,形成優(yōu)美的形象的情景。
4.指導學生精心選擇課外讀物
在目前的書籍市場中,供學生閱讀的書籍有很多,但是在這些書籍中魚龍混雜,有一些書籍不利于學生閱讀,很容易將學生引入歧途。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的判斷能力還不是很強,在選擇書籍時學生常常會犯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邊城》《牛棚雜憶》《狼圖騰》《我的高郵》等都是適合初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者節(jié)假日時間進行閱讀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制定合適的閱讀計劃,包括短期計劃、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逐漸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學生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在閱讀中學會優(yōu)秀作者的寫作方式,與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從而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按照我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育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及個性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要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促進初中語文閱讀學習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嫻.淺析初中生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13.
[2]沈玲勤.初中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3]黃鶯.新媒體視域下初中生語文閱讀遷移能力研究.[D].重慶三峽學院,2017.
[4]王木子.初中生語文自讀能力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