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昊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注入式”教學法已不能適用有效教學的要求,而教師作為教學的研究者應在這一形勢下轉變教學方法,使之符合現代教育觀提出的教學要求,情境教學法的出現為有效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本文筆者從三個方面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
初中數學作為小學數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理解方面常常出現一定的困難,教師作為教學的研究者與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預設學生可能存在的思維障礙,并把情境教學法引入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可以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需要出發(fā),還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獲得新知識,本文筆者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三個方面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學生常常面對陌生的數學知識產生距離感,這樣不但使學生不能深入體會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而且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貼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同身受,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感,還能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筆者在進行“正數和負數”教學中,為了借助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正數與負數的意義,首先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運用多媒體出示事例:“溫度零上10度與零下10度;賣出10支鉛筆與購入10支鉛筆,向東走5米和向西走5米”,這些事例都與學生的已有常識息息相關,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情境中,于是筆者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如何運用數學符號表示兩者的區(qū)別,在學生陷入沉思的情況下,引出正數與負數這兩個相反意義的量,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再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說出正數與負數的意義,最后學生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投射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問題始終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往往在數學學習中產生依賴心理,在課堂中只是被動的聽教師“講”,導致一堂課后,學生思維能力未得到提高,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發(fā)揮教育智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明確問題,并在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探究后,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不斷的提高各項思維能力。
筆者在“有理數的乘法”教學中,本章節(jié)是在有理數加法運算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學,為了使學生理解有理數乘法的意義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法法則,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2)+(-2);(-2)+(-2)+(-2)”,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回憶,并在對負數減法計算靈活掌握的基礎上得出問題的答案,隨后筆者再次提出新問題:“(-2)×2;(-2)×3”,請學生猜想各式的值,有些學生比較已有的知識2×2;2×3,大膽的猜測問題的答案,得到“-4;-6”,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總結出有理數的乘法運算規(guī)律。因此,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結合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引導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的情況下,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或者得到一定的獎勵與贊賞,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化情境是至關重要的,這樣不僅能夠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疲憊情緒,還能幫助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同時,在游戲過程中,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筆者在進行“統(tǒng)計調查”教學中,首先把本章節(jié)調查的內容分為兩個主題,第一個為:“學生各學科的喜愛情況”,第二個為:“體育運動的喜愛項目”,再把全班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展開游戲比賽,學生從“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利用條形圖或者柱狀圖描述圖形、總結調查出的現象與意義”等方面進行調查,學生各盡其職,如:部分學生通過調查表的方式收集數據;小組中有專門整理數據的學生;描述數據時,小組內全體學生分析各個圖形的優(yōu)缺點,并對揭示數據信息的統(tǒng)計圖進行選擇;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對現象進行分析,最后,兩個小組分別對探究過程與所得結果進行展示,筆者對于兩個小組各項的表現情況進行打分評比。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生作為小組中的一份子,積極的參與游戲活動中,不僅能增加主動學習的動機,還能通過這一游戲的開展,增加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而且能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摒棄“注入式”的教學模式,而通過生活化、問題化、游戲化等情境的創(chuàng)設,吸引每個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紅.初中數學問題情境教學案例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0(3):82-84.
[2]陳盈潤.情境教學,多彩課堂——生活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