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玲
摘? 要:在小學階段,背誦不僅是學生的學習手段更是他們的學習內容,重視背誦引導、讓學生高效背誦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而這五個措施:做好導入工作,讓學生充分了解背誦內容的背景和必要性;范讀準確,讓學生盡量熟悉所背內容;講解簡潔,讓學生明白所背誦內容的具體意思;多讀文本,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以及盡量讓背誦內容順口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背誦能力,達到高效背誦。
關鍵詞:背誦? 高效
清代的張伯行在其《養(yǎng)正類編》中說過:“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人凡有所當讀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笨梢娫谛W階段,背誦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手段。而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里,每冊教材都會安排一定的背誦篇目來訓練學生的背誦(記憶)能力。這些篇目主要包括古詩詞、記敘文和散文中的精彩片段。背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不僅是學習手段還是學習內容,是我們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在我們現實的語文課堂上大多充塞的是教師無休止的課文分析,這就使得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缺乏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責任把背誦放到應有的位置,有義務讓我們的孩子愛上背誦。讓死記硬背走出我們的語文教育,讓我們的學生在背誦古今的美文中收獲快樂。可是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現狀卻是:學生的背誦時間少之又少,大部分學校自重視安全活動以來,學生在課外幾乎擠不出時間來背誦;小學高段教材的課文篇幅較長,一時間難以背誦整篇課文,有部分學生教材上了十幾課,背誦卻是只有三、四課,從而對背誦已經產生“談背色變”,有了恨之入骨的抵觸情緒。那么,基于如此現狀,該如何讓學生將背誦視為一種享受,讓孩子們樂于背誦,以達到高效背誦的效果,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下面是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的真實事例以及一些淺顯看法,希望能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事情的始末是這樣的:鑒于班上一直出現違反紀律,學生各種小錯誤不斷的情況,我在網上找了許多班規(guī),其中一個既把小學生在校內校外應該遵守的紀律講全面了,又朗朗上口,我讀了幾遍覺得不錯就用上了。結果下課后一個學生高興地跑過來說:“老師,不知道為什么,我讀了我們的班規(guī)有一種在唱歌的感覺,很順口?!逼渌麑W生也在旁邊搶著說:“是呀!是呀!我都快要背出來了?!惫痪驮诘诙欤野l(fā)現班上的學生竟然可以合上班規(guī)背誦了,就連平時背誦課文拖拖拉拉的學生也流利地背出來了,讓我吃驚不小。
背誦班規(guī)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引發(fā)了我的思考:為什么平時我們一再強調要背誦的課文,學生就是很難背誦出來?怎樣才能讓學生背書就像背我們的班規(guī)這么快?
總結這次班規(guī)學習,我覺得要想引導學生高效背誦課文,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導入工作,讓學生充分了解背誦內容的背景和必要性。在出示班規(guī)之前,我先大量總結班上學生最近的表現情況,哪些應該表揚、哪些需要改進,結合班規(guī)講清楚,讓學生充分了解,同時也顯示了學習班規(guī)的必要性。學生都心領神會,體會到了老師的用心和自己學習班規(guī)的必要性,給班規(guī)的出場帶來了很好的鋪墊,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范讀準確,讓學生盡量熟悉所被內容。第一次帶讀,我很注意咬字清晰、停頓適當,把班規(guī)那種朗朗上口的押韻讀出來。在讀準確的前提下,我再讓學生抄寫一遍。從讀到寫,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熟悉文本,為以后的背誦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生跟著老師朗讀,對班規(guī)有了第一步的認識,接著抄寫,更是對所讀內容從字詞上有了進一步了解。
第三,講解簡潔,讓學生明白所背誦內容的具體意思。因為之前已經講過了班上最近的表現情況,所以在講解班規(guī)的時候,我就地取材,用學生自己的例子來告訴他們班規(guī)具體是什么意思。講解的時候我點到為止,不拖沓。學生聽了頻頻點頭,很認同班規(guī)上的說法,在思想上進一步走近班規(guī)。
第四,多讀文本,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做完了以上工作,接下來我就讓學生盡情地讀。先是集體朗讀,接著是男生、女生比賽讀,最后再集體讀。第二天則先考考學生能不能背出來,集體背誦。開始不是很熟練,于是讓他們打開班規(guī)讀一遍。讀之前告訴他們:“我們來看看哪一組的同學最厲害,讀完一遍班規(guī)之后我們四個小組來比賽背班規(guī)。”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出來了,都踴躍地參與進來。結果小組比賽的時候,每個小組都做到準確地背誦了。比完賽,學生們還意猶未盡,又集體背誦了一遍,達到了很好的鞏固。
筆者認為要想引導學生高效背誦,除了做到以上四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盡量讓背誦內容順口,能夠押韻最好。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東西,背起來自然就不難。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是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的。遇到押韻的課文最好,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往押韻的方向去背誦。如果是遇到一開始不押韻,但是可以經過處理變得押韻的文章也不錯,我們語文老師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語文功底,把難背誦的課文變得容易起來。要是遇到不但不押韻,讀起來還很拗口的文章怎么辦呢?我們可以按照上面說的四個步驟來引導學生,盡量使所要背誦的內容有趣起來,激起學生的興趣。
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蔽覀兊膶W生在教師的組織、幫助和指導下解決背誦問題后,會產生一種“背誦成功”的情緒體驗,這有助于使他們形成“樂背”的心態(tài)。而學生對待背誦的態(tài)度應該成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在背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幸福和快樂,這一切還需要我們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生活來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