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江平
摘要:文章對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方法進行論述,通過對策列舉與解析的方式開展。發(fā)現(xiàn)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教師采用的方法有著非常直接的關聯(lián),教師想要幼兒擁有更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必須增加幼兒思考、傾聽、學習、鍛煉的機會,讓其可以獲得一個良好的語言鍛煉、表達環(huán)境。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9-0232-01
引言
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后續(xù)發(fā)展與人際關系,因此為了讓幼兒的成長過程更為順利,教師與家長必須聯(lián)合一致的為幼兒創(chuàng)造適宜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讓其能力得到提升。實際工作中,教師要起到主導的作用,配合專業(yè)的教學方法,讓幼兒的語言環(huán)境更為豐富,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
1.非正式教育活動中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
處在幼兒時期的兒童,學習活動一般都以無意注意的形式展開,同時,無意注意也是幼兒學習中收獲最多,記的最牢固的一種方式。因此在幼兒教育上,無論是幼兒園本身還是教育專家,都提倡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因此教師在給幼兒創(chuàng)造語言表達能力鍛煉的機會時,也要遵守這一原則,多在非正式教育中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接受教師的刻意安排。
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做游戲時,就可以增加幼兒開口說話的機會,老鷹捉小雞、大灰狼捉小兔等,一旦有幼兒被抓住,就讓幼兒說出一個要老鷹或是大灰狼放掉自己的理由,這樣的語言表達機會不僅可以讓幼兒開動自己腦筋,也可以讓幼兒開口組織語言對自己的想法與愿望進行組織、表達。與此同時,這種需要很多幼兒參與的集體型游戲,幼兒很容易在參與的過程中與自己的小伙伴產(chǎn)生摩擦,一旦出現(xiàn)沖突,幼兒就會使用語言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此時教師就可以在其中起調(diào)和與引導的作用,指導幼兒面對這些問題時,應怎樣做或怎樣說。
在非正式教育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語言表達的鍛煉機會,可讓幼兒脫離課堂教育的嚴肅、莊嚴環(huán)境,更為真實的展現(xiàn)自我,也將更為放松的參與教師營造的語言鍛煉活動中,一般自由自在的玩耍,一邊自由自在的表達,可以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2.利用教學材料給幼兒創(chuàng)造開口的機會
教育活動中教師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必須積極利用材料與輔助措施讓幼兒的鍛煉環(huán)境更為完善,這些材料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視頻、一個玩具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材料必須與幼兒當前的認知水平與年齡特點相一致,同時具備一定的暗示意義,可以引導幼兒開口說話。
如教師使用丑小鴨的故事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與引導。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不可以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難過,然后讓每個幼兒說出自己的一個優(yōu)點,這樣的啟發(fā)式語言鍛煉可以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開啟,進而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語言進行組織,開動腦筋思考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表達出來。
3.給幼兒創(chuàng)造多聽、多觀察、多表達的機會
3.1?多觀察。觀察是幼兒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的有效激發(fā)點,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中,眼前的景象會形成一定的意識,而幼兒此時想要把自己所見描繪出來,就必須在大腦中進行語言合成,說出一些形容詞性的詞組或是語句,組織后進行解說。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在春季或是秋季等季節(jié)交替的時刻去春游或是在室外環(huán)境中感受季節(jié)變化時,就可以讓幼兒對自己的見到的景色與變化進行描述,如夏天過后,很多大樹的葉子都從綠色變成了其他顏色,黃色、紅色、橙色等?;蛘弑容^一下,不同的季節(jié)景色中都有什么,夏天與秋天有什么不同。通過這種語言描繪的方式,讓幼兒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形容詞與其他種類的詞組,進而學會如何描繪事物。
3.2?多傾聽。傾聽與思考一樣,同樣是語言表達中的重要先決條件。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依靠模仿,因此教師可以多給兒童創(chuàng)造傾聽的機會,讓幼兒學習怎樣表達。尤其是一些語言組織能力較差的幼兒,年齡小,對世界的認知還處在一個非常基礎的階段,所以此時學習過程中最常用也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模仿,教師應抓住這個特點,多給此階段的幼兒播放一些聲頻作品,或直接給幼兒講故事。為了讓幼兒的模仿能力得到增強,進而依靠模仿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在課上反復講給幼兒一個簡短淺顯的小故事或是小童話,讓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逐漸記住,然后布置幼兒回到家將這個故事復述給家長,教師再通過家長的反饋,查看幼兒是否將故事的梗概復述清楚了。
3.3?多表達。如果僅僅傾聽、思考,而不鍛煉,采用表達的方式進行鍛煉的話,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會非常緩慢,所以教師必須給幼兒營造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讓幼兒可以得到集中、實踐性的訓練。
如組織一些小型辯論會,論題就是一些幼兒能夠有話的說的、簡單的題目。如“做男孩子好,還是女孩子好”“春天好,還是夏天好”等,這些簡單并且符合此階段幼兒心境的辯題可以讓幼兒擁有更多的表達鍛煉機會,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把關人,積極對幼兒在辯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言錯誤進行糾正,或是幫助幼兒進行補充。
結語
不同的教學方法鍛煉側重點不同,作為教師,應具備甄選的能力,可以對幼兒的喜好程度進行洞察,進而及時對采用的方法進行細部調(diào)整。同時,還需具備開發(fā)新教學方法的能力,根據(jù)幼兒的語言行為特點進行方法開發(fā),讓其獲得更多、更優(yōu)質(zhì)的語言能力開發(fā)機會。
參考文獻:
[1]?廉志娟.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9(14):160.
[2]?李春.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03):127.
[3]?毛毅.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17(19):19-20.
[4]?李文娟.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2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