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良
【摘 ?要】目的:探討依達拉奉藥物在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5月,將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41例(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41例(依達拉奉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各項臨床指標。結(jié)果: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3.17%、95.12%(P<0.05)。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狀態(tài)評分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通過對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采用依達拉奉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其運動功能,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依達拉奉;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076-01
作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多發(fā)病,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通常是由于腦血管病變以及皮質(zhì)下蛋白腦病等因素導致的一類以類似帕金森綜合征的病癥。一旦患病若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治療,極易讓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喪失生活能力,以至于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以往,在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時,多采用控制血壓、控制血糖等進行治療,雖然起到了有效的效果,然而效果卻不佳。據(jù)相關文獻顯示[1],采用依達拉奉藥物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為更好的表述依達拉奉藥物的治療效果,此次研究以我院近兩年期間收治的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為對象,說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3月-2019年5月,將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9例、12例,年齡42—73歲,平均(57.5±2.4)歲;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7例、14例,年齡44—73歲,平均(58.5±2.6)歲,一般資料具有同質(zhì)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如美多巴(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30198;規(guī)格:125mg;劑型:片劑)治療,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5mg,一天四次;克瑞帕(DOPPEL FARMACEUTICI S.r.l.;注冊證號 H20171130;規(guī)格:20mg;劑型:片劑)治療,用法用量:每次20mg,一天兩次;阿司匹林腸溶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2423;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31022423;規(guī)格:25mg;劑型:片劑)治療,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g,一天一次,連續(xù)治療20天。觀察組采用依達拉奉(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3191;規(guī)格 20ml:30mg;劑型:注射劑)治療,用法用量:將30mg依達拉奉注射劑添加到100ml0.9%的氯化鈉溶液中,采取靜脈滴注,在靜脈滴注時應在半小時內(nèi)完成滴注,一天兩次,連續(xù)治療20天。
1.3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21.0軟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名義變量資料、定量資料分別經(jīng)(%)表示,行X2檢驗、經(jīng)( )表示,行t檢驗;存在差異(P<0.05)。
2 結(jié)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3.17%、95.12%(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評分
3 討論
近些年,伴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使得老齡人口的數(shù)量不斷增多,同時也導致患有帕金森綜合的人數(shù)呈現(xiàn)上升趨勢,以至于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屬于一種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的黑質(zhì)以及黑質(zhì)紋狀體通路變性疾病,臨床多表現(xiàn)為肌強直、面容刻板以及無震顫等癥狀[2]。當前由于對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認識依然尚不一致,然而多數(shù)學者認為與遺傳、環(huán)境以及年齡等存在著密切關系。伴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極易發(fā)生認知障礙,嚴重者會喪失生活能力,至于與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生活[3]。因此采取積極的治療尤為重要。依達拉奉在臨床上屬于一種腦保護劑,其有效成分N-乙酰門冬氨酸,能夠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從而起到了抑制腦細胞、血管內(nèi)皮細胞以及神經(jīng)細胞的氧化損傷[4]。通過將依達拉奉藥物應用于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不但能夠起到抑制脂質(zhì)的過氧化反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同時還能有效預防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逐步恢復了腦損傷組織,提高了臨床效果[5]。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3.17%、95.12%(P<0.05)。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狀態(tài)評分差異顯著(P<0.05)。說明將依達拉奉藥物應用于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中有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采用依達拉奉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其運動功能,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李立群,張嘉賓,王紅陽,等.依達拉奉對重疊綜合征伴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18(11):74-76.
[2] 劉暖林,石波,陳碧霞,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尿激酶溶栓治療輕型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與安全性及對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9,26(4):398-401.
[3] 王濤,于路,郭道騮,等.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8, 26(7):41-46.
[4] 程澤君,王文科,邱志宏,等.舒血寧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8):1568-1571.
[5] 焦琳娜,郭藝華.丁苯酞聯(lián)合依達拉奉對血管性癡呆患者顱內(nèi)動脈血流動力學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9,35(10):123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