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源隆
阿司匹林用于臨床已有一百余年。它是歷史悠久的解熱鎮(zhèn)痛劑。因其能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引起炎癥反應物質的合成,還能作用于下視丘體溫調節(jié)中樞而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到解熱作用。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感冒發(fā)燒,阿司匹林一包”,藥到汗出,燒退病除,哪個不曉?
但隨著臨床的應用,人們逐漸發(fā)現阿司匹林有不少毒副作用,諸如胃腸道反應,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神經系統反應,頭痛、眩暈、耳鳴;過敏性反應,皮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以及肝、腎、心臟、血液損害;等。隨著醫(yī)藥科技的進步,副作用小且更安全有效的解熱鎮(zhèn)痛、抗風濕的藥物,如撲熱息痛、布洛芬、雙氯滅痛的問世,阿司匹林作為解熱鎮(zhèn)痛劑逐漸淡出江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74年阿司匹林峰回路轉,人們發(fā)現阿司匹林在體內與血小板中的環(huán)氧化酶結合,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學會、美國糖尿病學會以及其他學術組織,甚至包括美國最權威的學術機構——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等,都曾多次發(fā)表各種指南和共識,推進阿司匹林用于不同人群的心血管病一級預防,甚至還擴展到結/直腸癌。后來世界各國權威用藥指南都將阿司匹林列為抗栓治療的基礎用藥,特別是將其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用藥。至此阿司匹林熱再次風靡全球,成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常備藥。
隨著醫(yī)學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重視,預防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他汀類藥物的廣泛使用,各類人群的心血管風險水平不斷下降。在此基礎上,近期一些新的實驗結果證實,阿司匹林用于一級預防獲益較小,甚至不能獲益。特別是去年發(fā)表的三項新的臨床試驗,ARRIVE、ASCEND、ASPREE試驗,要么出現陽性結果,但獲益不大,要么在老年人中出現陰性結果。出現這樣結果并不意外,因為在早期的研究中,人群的心血管預防水平相對較差。沒有他汀類藥物,吸煙率較高,飲食沒控制,也缺乏血壓、血糖、血脂管理理念。而隨著總體醫(yī)療環(huán)境的改善和預防水平的提高,阿司匹林在一級預防中的獲益就相對減少。阿司匹林一級預防應用地位下降,是醫(yī)學科技發(fā)展的必然。
但阿司匹林是否已經不能用于一級預防了呢?美國指南總體上還是認為阿司匹林可用于一級預防,但要有所限制,70歲以上老人及出血風險高的患者不要應用。我國專家認為,在新的醫(yī)療和預防水平的形勢下,阿司匹林一級預防的獲益-風險相對比相當小,但它仍可用于一些高危人群的預防。對阿司匹林不能完全否定,但要限制使用,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