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兆兵
書法教育離不開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是書法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書法教育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我們要善于把握其中有價值的書法教育內(nèi)容,使得書法教育和語文教學相融合,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和藝術素養(yǎng)。書法教育是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是學生提升自我素質(zhì),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語文課堂,積極地滲透書法教育的元素,以情激趣,以趣助學,讓學生在欣賞、感悟中提高文化素養(yǎng)。為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做到語文教學和書法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將識字寫字和書法教育相融合
識字、寫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漢字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她的構(gòu)造體現(xiàn)了我國先民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與文化心理。漢字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文化,我們只有通過識字、寫字、用字才有可能深入體會其中的奧妙。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向?qū)W生講清楚漢字的意義和用法,還要向?qū)W生講清楚漢字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筆法,以及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執(zhí)筆方法、漢字書寫筆順以及書寫的正確姿勢等。甚至我們還應該向?qū)W生講一講漢字在造字法上的特點及其在歷史演變中的不同形態(tài),讓學生從歷史發(fā)展的源頭上去了解和認識漢字,為書寫打好基礎。
二、將語文教學內(nèi)容與書法教育相融合
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他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性情。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亦可做到語文與書法的融合。
如在教學《家鄉(xiāng)的橋》一課時,文中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橋名,它們的書寫或篆或隸或行或草,或高古或凝重或端莊或飄逸,這時我們不妨展示一下這些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這些作品的不同風格和特點,感受這些作品的藝術魅力,將書法藝術與語文學科相融合,以情激趣,以趣促情,用書法藝術來加深學生對文字及文化的理解,并以語言文字來詮釋書法藝術。
又如,在對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進行閱讀教學時,亦不妨對其進行大膽的延伸,引領學生去了解和認識中國不同歷史時期那些風骨卓然、氣節(jié)過人的杰出人物。如唐之顏真卿,既可講其大義凜然的民族風骨,也可講其《祭侄文稿》的藝術地位,并引導學生去欣賞它、品味它,讓學生了解“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的創(chuàng)作特點,從而真正了解顏真卿的民族氣節(jié)和風骨,并感受其將這種民族的正氣同書法藝術完美結(jié)合起來的巨大藝術魅力。
三、將語文教學活動與書法教育相融合
語文教學的活動多種多樣,精彩紛呈。在教學中我們不妨將這些活動同書法教學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既學語文,又學書法。如故事競賽,抄寫比賽,手抄報選評,黑板報評獎,等等。在活動中,教師要自己帶頭示范,進行創(chuàng)作,以此來影響學生。我們既可以布置一些描紅、臨摹的作業(yè),讓學生去練習,也可以組織學生認真抄寫課本上雋永優(yōu)美的文句,并在班級進行交流和評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還能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組織紀律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另外,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教師與學生在一起交流思想,暢談感受,又可以加深師生的情感,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管理和語文書法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四、將情感教育與書法教育相融合
語文不僅是語言運用的工具,也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可將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和不同時代的書法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文學與藝術的殿堂中徜徉,在歷史情感的長河中恣意前行。
如在講《木蘭詩》時,可引導學生去欣賞魏碑石刻,去感受北方民族的粗獷與豪放。而在講陶淵明的作品時,則可引導學生去欣賞晉帖,讓學生去感受江南的溫婉與明麗,在小橋流水中感受人物細膩的性情和風骨。引導學生欣賞歷代名家手跡、墨寶,不但可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親切感,也可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求知欲望。
再次,學生在進行各種書法練習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體驗。練習楷書使人持重,練習草書使人熱情奔放,練習隸書使人敦厚沉穩(wěn)……凡有所練,都可以塑造一個人的完美個性,對一個人今后的事業(yè)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一點是對書法的練習和欣賞,對學好語文有著直接的幫助。經(jīng)常練習寫字,可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總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書法教育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提升國民素質(zhì)與修養(yǎ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心,具有無比的優(yōu)勢。語文教學與書法教育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將二者融合在一起,既教學生學語文,又教學生學書法;既啟迪學生的智慧,又陶冶學生的性情。從而讓學生工工整整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并將中華文明傳至四方。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策略研究》,立項號GS〔2018〕GHB1551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古城中學(73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