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丕君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分析“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對策略展開探討,旨在為研究如何促進“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參考。
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今后發(fā)展中必不可少的力量,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力軍,如何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的價值觀念轉化成大學生的知覺行動及行為準則是新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盎ヂ?lián)網+”即為依托互聯(lián)網信息通信技術、網絡平臺,推進互聯(lián)網與不同行業(yè)領域的充分相融,進而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面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如何有效依托“互聯(lián)網+”構建全面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體系及教育模式,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的有效實現,已然轉變成現階段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由此可見,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挑戰(zhàn)與應對開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由于互聯(lián)網的復雜性、虛擬性,加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難度
伴隨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的成熟與普及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基于互聯(lián)網、智能手機等傳播媒介的網絡文化,憑借其獨特的開放性、互動性等特征受到了大學生群體的廣泛青睞,但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負面信息。大學生正值成長階段,評定是非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形形色色的網絡信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構成極大沖擊,進而使大學生極易產生信仰危機,加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難度。
1.2 由于互聯(lián)網的“去中心化”,影響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互聯(lián)網+”背景下,信息傳播主體表現出多元化、泛化等特征,一系列價值觀、思潮不斷傳播,該種“去中心化”與大學生張揚個性相符,極易贏得大學生產生思想共鳴。然而,在該種價值、思潮的沖擊下,對我國社會主流文化構成極大影響。大學生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面對該種價值、思潮的沖擊,他們尚未形成科學辨別是非的判斷能力,還尚未建立起對主導價值觀的堅定認同感。受互聯(lián)網“去中心化”的影響,國家主導價值觀傳播主動性、權威性不斷降低,進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不斷下降。
1.3 由于互聯(lián)網的交互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方式構成沖擊
不管是思想政治課程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程,現階段我國眾多高校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論是教學地點、教學實踐,還是教師、學生,均表現出一定的固化性。該種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不僅教師難以開展好有效針對的教學,還難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進而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效不盡人意。伴隨互聯(lián)網移動學習終端及移動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在線學習推動了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創(chuàng)新,依托現場解答、游戲教學等途徑,促進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成效。該種教學方式顯然也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所無法企及的。
如今,大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生活、學習已然轉變成一種新常態(tài),基于此,大學生價值觀表現出多元化特征。“互聯(lián)網+”背景下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者應當緊緊跟隨時代前進步伐,不斷開展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對國內外成功發(fā)展經驗的學習借鑒,切實開展好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如何進一步促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將下述應對策略作為切入點:
2.1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主渠道的有機融合
首先,依托互聯(lián)網技術,提高對大學生思想發(fā)展動態(tài)的準確跟蹤。加強對互聯(lián)網問卷調查、大數據分析等一系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對大學生思想發(fā)展動態(tài)相關數據予以有效采集,并開展好數據分析工作,做到對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采用易于為大學生所認同的方式方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依托創(chuàng)造一系列源于生活、具有深厚內涵的文學、動畫、攝影等作品,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意義上達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標。
其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新媒體教學模式的有效相融。“互聯(lián)網+”背景下,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教學模式推陳出新,并表現出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者交流互動等優(yōu)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應當有效認識借助新媒體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強化發(fā)展翻轉課堂、微課等新媒體教學模式,開拓“互聯(lián)網+”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渠道,依托新媒體傳播渠道將大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2 優(yōu)化高校新媒體輿論環(huán)境
首先,對于政府來說,政府應當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輿情環(huán)境。一方面,我國相關部門應當對互聯(lián)網上的各種負面信息進行全面整頓,并以大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建設宣揚社會正能量等的網站及微信公眾號,使大學生接收到更多有價值有營養(yǎng)的互聯(lián)網信息。另一方面,我國相關部門應當有效借助新媒體對社會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行為予以報道揭露,對事件的原因予以深入分析,引導大學生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認識。
其次,對于高校來說,高校應當打造抑制高素質的新媒體工作隊伍,以為開展好新媒體工作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一方面,高校應當依托教育培訓、資源整合等途徑提高高校新媒體工作隊伍綜合素質,打造一支不僅善于處理輿情,還具備扎實專業(yè)技術的新媒體工作隊伍。另一方面,高校應當發(fā)揮自身引領作用,深入分析如何實現對校內媒體系統(tǒng)的有效管理,調動教師、學生參與新媒體建設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切實將新媒體打造成校內不同群體相互間交流互動及社會正能量傳播的有力渠道。
2.3 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
首先,從理論教學角度來說,一方面,引導學生加強對媒介環(huán)境的有效認識,使大學生能夠實現對新媒體的合理應用,同時借助媒介教育提高大學生應用新媒體的道德規(guī)范,并使大學生獲取良好的信息獲取能力,掌握如何自主處理在新媒體應用時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學生與社會媒體的交流互動,使學生對媒介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正確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
其次,依托實踐調動大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大學生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將外來的影響轉化成內外的品質,將科學合理應用媒介轉化成自覺的行為。高校還應當大力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學生實際需求,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點、難度,引導學生走進基層,有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開展社會調研、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服務,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啟發(fā),并將實踐中積攢的經驗、觀點應用于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聯(lián)網+”背景下,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因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革新思想觀念,加強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分析,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主渠道的有機融合,優(yōu)化高校新媒體輿論環(huán)境,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積極促進“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順利開展。
本文系2016年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內蒙古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運用研究》2016NDB031。
(作者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