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文言文作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傳播媒介,在我國古代文明的傳播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現(xiàn)被編入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高段教材中。文言文古香典雅,古色浮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文言文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氣質(zhì)和高雅脫俗的審美觀。本文根據(jù)小學高段語文小古文的特點與小學高段語文小古文課堂教學策略作如下探究和簡要闡述。
關(guān)鍵詞:小學高段語文;小古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070-01
1.小古文簡釋
文言文時在古代言語的基礎(chǔ)上形成并為后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小古文則為篇幅較為簡短,文意較為淺顯,容易被年齡較低的學生理解,富有情趣,適合兒童閱讀的文言文。但由于小古文對于小學生而言仍為一種陌生的課文,所以,在選擇小古文時,我們要注重文章要好讀有趣并且好玩輕松,要使在沒有負擔的情境下得到純正的文言啟蒙。由此,我們就需要注重小古文的特點:文章篇幅簡短,內(nèi)容淺顯易懂,如《楊氏之子》、《兩小兒辯日》。文字古風古韻、淳樸典雅,以其獨特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代代人。文章結(jié)構(gòu)布局謀篇一點也不含糊,小古文篇幅雖然短小,但它的表達卻更加地有音韻、節(jié)奏鮮明,比如《三字經(jīng)》。
2.小古文的課堂教學策略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老生常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shù)學生最初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多是興奮和驚喜,對這種嶄新的文體帶有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但因為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并且年齡尚小,文化底蘊不足,會讓他們感覺文言文同以前的文章很不一樣,而且很多字詞無法理解誦讀時非常的拗口,這就會讓很多學生畏懼學習文言文。所以,在古文教學初期的小學階段,教師需要選擇容易上口、適合學生閱讀,內(nèi)容富含樂趣、兒童喜歡閱讀的、篇幅簡短的小古文。除此之外,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揮好安慰的角色,并且,要懂得激發(fā)孩子們大膽地閱讀、誦讀文言文,提高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古典文學氣質(zhì),真正意義上的完成教學目標。
讀書百遍,讀中自悟。古言常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學生學習較為陌生的文言文時,我會先對課文進行范讀,然后進行領(lǐng)讀,讓學生把字音讀得準確,讓他們明白怎樣斷句,如何停頓,正確地誦讀出文章的語氣。最后,讓學生逐步通讀文言文,自己練習誦讀,把語句讀得通順、流暢。學生在誦讀的時候找出自己的生字新詞,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自己閱讀體會、感悟文意。如此,學生就能夠大致地認識和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我們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對文章做到一定的感性認識,為他們理解和學習文言文奠定基礎(chǔ)。對于剛接觸文言文的小學生來說,文言文所擁有的獨特韻味的朗讀時很強的吸弓I點。所以,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朗讀的示范,如《楊氏之子》、《兩小兒辯日》、《伯牙絕弦》、《學弈》,教師先進行導入,在做好優(yōu)秀的范讀。由于學生在初學文言文時無法掌握文言的停頓和重讀,以及文言文的朗讀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教師做好范讀能夠給學生起到很好的模仿作用。文言文朗讀所擁有的獨特韻味在教師優(yōu)秀的范讀中會使學生感受到誦讀文言的魅力,進而激發(fā)學生誦讀的強烈愿望。
根據(jù)注釋,解釋文意。因為小學文言文的內(nèi)容都較為淺顯,并且課文中有一些較難的字詞注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先對照課文中的注釋,自己嘗試翻譯,理解語句的意思,將文句自行解釋出來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對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好的地方相互學習。教師對一些理解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對一些非常困難的地方要適當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意,指導學生學習。
熟讀背誦,積累學習,學以致用。文言文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和古代文明的傳播媒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以及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可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對于篇幅短小的文章更是要督促學生背誦。教師要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熟讀文言文,將文章和自己的情感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并在熟讀之后練習背誦。如此,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體會文言文的內(nèi)在意義和語言韻味,更加幫助學生積累文言方面的語言,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3.結(jié)語
小學高段語文小古文教學是我們教學的難點,我們需要認真仔細地研究和設(shè)計。文言文教學需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靈活運用教學法國法,選擇適當?shù)慕虒W模式,創(chuàng)造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在愉悅的學習情境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好文言文,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更要“授人以漁”,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樂于學。教師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夯實基礎(chǔ),要讓學生終生受益。在小學高段語文小古文教學中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探究的地方,本文根據(jù)小古文的特點淺談了一些教學策略,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還會有問題和困惑,以及更多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參考文獻:
[1]陳鸞鸞.趣味引領(lǐng),風景這邊獨好——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古文”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知識,2016(16).
[2]廖小意.淺探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古文”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25).
[3]陳瑤.兒童語用立場下小古文教學策略淺談[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