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詞匯學習,是強化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然而,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滲透,部分教師仍舊會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對單詞內(nèi)容進行掌握。但是就實際的教學情況分析來看,這一方式不僅無法幫助教師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導致學生因此產(chǎn)生學習抗拒性?;诖耍疚膶θ绾卧诔踔杏⒄Z詞匯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詞匯教學;思維導圖;教學應用;教學思考
前言:
思維導圖指的是一種利用結構圖形的模式,將知識點以及信息點進行明確的思維工具。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學習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思路以及知識結構,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教學有效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學習是學生們的基礎任務,在此期間融合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詞匯掌握程度,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一、應用思維導圖,夯實教學基礎
思維導圖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那就是其具備一定的可視化。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學習活動時,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對導圖進行觀察,在腦海中進行知識重構,加強自己的思維意識以及學習邏輯。同時,在對導圖進行解讀處理時,學生也完成了一遍對知識的回憶,所以其整體的學習掌握能力以及記憶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強化。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們就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適當?shù)膽茫闷鋷椭鷮W生對詞匯知識進行新舊連接,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深度以及記憶深度。
首先,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借助導圖組織學生進行新詞匯學習。在初中英語階段,很多單詞之間都會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比如詞性相同詞義相同、或者詞語延伸等等。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對單詞water進行學習時,雖然大部分學生都知道這個單詞的基本含義是“水”,但是多數(shù)學生卻并不知道water的其他引申詞義。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樹:首先,教師可以以water充當思維導圖的中心;然后,教師可以對這一單詞進行分支延伸,將其劃分成“名詞”以及“動詞”;之后,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分支上增加“樹葉”,在“樹葉”中寫出water的其他含義。比如,當water在充當名詞時,其具有水與河流的含義。當其在充當動詞時,具有灌溉、澆水、充滿眼淚以及流口水的含義。通過知識樹的方式引導學生對water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解,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清晰感[1]。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組織學生進行詞匯復習,以此加強學生的學習基礎。并且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習慣以及經(jīng)驗,對教學單元內(nèi)的單詞進行查找,將其記錄在一張紙上,制作成完整的思維導圖。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對《Its?raining》這篇文章中的單詞進行復習時,就可以以season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工作。首先,教師可以將這一單元的單詞劃分成4個不同的分類。比如sp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選擇其中的一個分類,將單元中與這些季節(jié)相關的單詞搜索出來,構建成完整的詞匯串。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這些季節(jié)的不同,對季節(jié)的天氣以及現(xiàn)象進行描述,有效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學習思維。
最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連接,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I'd?like?some?noodles》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在復習前組織學生回憶一些與食物相關的單詞。然后,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內(nèi)的描寫食物色、香、味的單詞進行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輔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在導圖的引導下將食物與描述詞匯進行聯(lián)系,加強學生對形容詞的應用能力,順利實現(xiàn)教學過渡。
二、借助思維導圖,拓展詞匯含量
在英語詞匯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單詞的詞根詞綴進行學習了解是幫助學生強化自身學習效果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詞匯量的主要方式。對此,教師們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構思訓練,幫助學生了解詞根以及詞綴的應用。同時在這一方式下,教師也可以利用導圖組成學生進行單詞延伸,加強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導圖進行詞綴構詞教學。例如,在初中階段,“un”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單詞詞綴。其主要表達的含義是“不、沒有、否定”,通常會位于單詞的前面,與單詞本身構成反義。例如interested與uninterested(感興趣與不感興趣);happy與unhappy(開心與不開心)、comfortable?與inuncomfortable(舒服與不舒服)等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導圖,將這些單詞放在對立的位置上,組織學生進行學習[2]。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形容詞進行回憶,嘗試性的對其進行前綴添加,幫助學生擴展詞匯量。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后綴構詞教學。在初中階段,比較常見的后綴主要有“or、er、ist、ess”,這些詞綴的存在表示從事這些行為的人.例如actor、artist、visitor、scientist、actress、teacher等等。在正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明確的單詞后綴,統(tǒng)計能夠與之構成新單詞的已學詞匯。同時,教師可以進入競賽機制,為組合正確率最高的小組設定一定的小獎品,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單詞復習,幫助學生了解詞綴的存在意義以及搭配規(guī)律,逐漸強化學生的詞匯掌握能力以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組織學生進行詞匯教學,能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意識以及記憶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拓展詞匯掌握范圍。此外,在對思維導圖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們一定要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不同的學生構建不同的導圖模式,保證其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習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徐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名師在線,2019(24):65-66.
[2]? 黃瑩潔.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