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457000)邊曉琳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治療乳腺增生的98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B組,各49例。A組:年齡23~47歲,平均(38.6±4.2)歲;病程1~4年,平均(2.8±0.9)年;B組:年齡24~49歲,平均(38.9±4.3)歲;病程1~5年,平均(3.2±0.8)年。所有患者都符合相關(guān)的醫(yī)學倫理審核,且患者對研究內(nèi)容知情。
1.2 方法 A組采用乳癖舒(陜西省科學院制藥廠,國藥準字Z20080085)治療,每次口服5片,每天3次。B組采用乳癖舒聯(lián)合消乳散結(jié)膠囊治療,乳癖舒的用量及用法與A組相同,消散乳結(jié)膠囊(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5636)每次服用3粒,1天3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5天。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孕酮)、E2(雌二醇)、LH(黃體生成激素)水平變化狀況、腫塊長徑、乳房疼痛時間及治療總有效率。療效評定標準:無效:乳腺腫塊未縮小或增大,乳房疼痛癥狀未減輕或加重;有效:乳腺腫塊最大徑縮小≤1/2,乳房疼痛癥狀明顯緩解,或乳腺腫塊最大徑縮小>1/2,乳房疼痛未縮??;顯效:乳腺腫塊最大徑縮小>1/2,乳房疼痛癥狀消失;治愈:乳腺腫塊及乳房疼痛癥狀消失,停藥3個月后未復發(fā)。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n,±s)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n,±s)
組別(n=49)P(ng/ml) E2(pmol/L) LH(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0.36±0.13 0.57±0.16 549.9±57.8 316.7±41.4 12.1±3.8 7.9±2.3 B組 0.37±0.13 0.76±0.18 543.2±62.7 232.6±31.8 12.4±3.9 6.4±2.1 t 0.38 5.52 0.55 11.28 0.39 3.37 P 0.70 0.00 0.58 0.00 0.70 0.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用X2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P、LH、E2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B組患者治療后P水平明顯高于A組,E2、LH水平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2.2 兩組患者乳房疼痛時間、腫塊長徑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B組患者腫塊長徑(0.7±0.4)cm、乳房疼痛時間(2.4±0.9)d明顯短于A組(1.5±0.6)cm、(4.3±1.2)d,治療總有效率95.9%明顯高于A組8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乳腺增生在臨床上既不屬于炎癥,也非腫瘤疾病,患者病情發(fā)作后可表現(xiàn)為乳房疼痛,有腫塊等,可隨患者月經(jīng)周期的改變,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發(fā)病癥狀,或臨床癥狀加重的現(xiàn)象[1]。目前,臨床治療乳腺增生的方法主要為手術(shù)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多采用抑制或拮抗雌激素藥物,能有效減輕患者的乳腺增生癥狀,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乳腺增生保守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臨床用藥。
消乳散結(jié)膠囊作為臨床上治療乳腺增生的常用中成藥,主要藥物成分包括白芍、柴胡、香附、玄參、牡蠣、丹參、夏枯草、土貝母、當歸等,其中,牡蠣能有效減輕因雌激素刺激,引發(fā)的乳腺導管及間質(zhì)非炎性水腫;夏枯草能競爭性與雌激素受體結(jié)合,減輕其對乳腺的刺激;當歸中含有的酮類具有抗凝促進纖溶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2]。因此,將消乳散結(jié)膠囊用于乳腺增生治療中時,能促進雌激素代謝,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分泌失調(diào)。乳癖舒片是乳腺增生常用治療藥物,其主要成分為赤芍、丹參、柴胡、蒲公英、瓜蔞皮、延胡索、土貝母,丹參具有活血涼血、止痛調(diào)經(jīng)的功效;瓜蔞皮有清熱祛痰、寬胸理氣的作用,赤芍可活血化瘀、調(diào)經(jīng)止痛;土貝母能消腫散結(jié)、止痛祛瘀。因此,乳癖舒片聯(lián)合消乳散結(jié)膠囊治療乳腺增生,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乳房疼痛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乳腺增生患者采用乳癖舒片與消乳散結(jié)膠囊治療,能顯著減輕患者的乳房疼痛癥狀,縮小乳房腫塊,適合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