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勇 冷雪峰 趙衛(wèi)民
摘 要 本文主要從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察、痕跡檢驗,結合汽車診斷設備提取故障代碼數(shù)據(jù)的角度歸納、總結甄別交通事故真實性的一種新技術手段。痕跡分析法是該項目的一般方法,適用面大,但在痕跡勘驗不全面、人為故意或過失破壞證據(jù)、部分條件受限的情況下,證明力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 痕跡 甄別方法 車載電腦 故障代碼
作者簡介:馮勇,廣東京株司法鑒定所,主要從事道路交通痕跡司法鑒定工作;冷雪峰、趙衛(wèi)民,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一大隊。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024
車輛作為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屬于物質財產(chǎn)。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wǎng)聯(lián)化是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必然趨勢,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駕駛、無人駕駛逐步替代了部分駕駛人的行為功能,汽車產(chǎn)品正高速向電子化演進,電子化往往隱藏著海量的信息,往往在某些重要數(shù)據(jù)進行了完整的保存,可還原性強,也是當前一些作案人員所忽略的一種技術手段,因此此方法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與司法鑒定案件提供了新的偵查與檢驗的思路。
(一)通過痕跡甄別真、假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及涉案車輛
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是道路交通事故技術鑒定中的常見類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應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采用先進的技術,配備相應的勘驗工具和器材,并注意與其它相關專業(yè)的進行相互配合。對于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人員必須掌握并熟練運用痕跡學、法醫(yī)學、車輛工程學、力學、交通工程學等相關專業(yè)知識。
1.對車輛痕跡方向、位置、形態(tài)分析。痕跡構成四要素:造痕客體,承痕客體,作用力及介質,車體痕跡是車輛在事故中與其他車輛、物體、人體碰撞而形成并遺留在車體的痕跡反應。最常見的車體痕跡有:變形痕、撞擊痕、分離痕跡、刮擦痕、擦蹭痕、印壓痕等。從車體痕跡的形成、研究內容及其體系來看,具有痕跡表現(xiàn)多樣,痕跡變化多樣,痕跡主體多樣,遺留物及附著物多樣等特點,要掌握痕跡的形成機制,從而達到一定預判能力。
在對車體痕跡勘驗在真?zhèn)问鹿手兄饕蝿帐谴_定造痕客體是否具備造痕條件。這要注意造痕客體的結構、大小、寬窄、形狀、長度、硬度、顏色等方面,同時要注意相對位置、形態(tài)特征是否吻合來分析確定造痕客體是否符合形成現(xiàn)場痕跡的條件。
總體而言,對車體痕跡的檢驗是判斷真、假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據(jù),通過痕跡檢驗分析可以確定事故形態(tài),為確定事故責任和事故處理提供依據(jù)。
2.通過事故現(xiàn)場物證分布關系甄別。事故現(xiàn)場散落物包括當事人隨身物品、車載貨物、車體散落物等。散落物的分布可以呈放射形、扇形、條線形等多種形態(tài),散落物的分布位置關系、呈現(xiàn)的狀態(tài)等是反映車輛運行方向以及事故碰撞接觸點的最關鍵因素,不同的散落物分布關系,隱藏著不同的碰撞形態(tài),需要勘察人員具有一定三維構思及較強分析能力。
對路面痕跡我們在勘察時也不可忽視,路面痕跡對事故發(fā)生時車輛行駛狀態(tài)、運行速度確認具有重要意義,據(jù)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事故發(fā)生時,駕駛人在事故發(fā)生時,會采取一些適當措施來挽救事故的造成,車輛由輪胎與路面接觸勢必會反應在路面上,再如二輪車、四輪車輛碰撞行人時,為了尋求案件真實情況,以便進一步開展責任認定工作,往往行人鞋底與地面形成的搓擦痕跡,這種痕跡不易發(fā)現(xiàn),但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側光、多波段光源等設備借助一定的技術方法,從而判斷事故發(fā)生時候當事人所處位置、行為方式至關重要。
3.還原碰撞形態(tài)??腕w碰撞屬于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事故發(fā)生的瞬間,碰撞物體必然向主要的受力方向移動,通過車體痕跡、事故現(xiàn)場散落物的分布特征,及路面留痕,對車輛的行駛方向及事故發(fā)生后車輛受外力作用后的軌跡進行判斷確定碰撞形態(tài)。
(二)通過汽車診斷設備判斷案件真?zhèn)?/p>
行業(yè)引領科技進步,促使汽車電子化與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汽車電腦之間要采用通信網(wǎng)絡技術連成一個網(wǎng)絡系統(tǒng),汽車上的電腦又稱行車電腦(ecu),即電腦控制模組(electronic control unit);汽車電腦是按照預定程序自動地對各種傳感器輸入信號進行處理,然后輸出信號給執(zhí)行器,從而控制汽車運行的電子設備。市面上專用、部分企業(yè)自主研發(fā)汽車故障診斷儀,均賦能智能學習等技術運用,能夠識別并提取大部分車型數(shù)據(jù)。
在騙保案件中,當事人為達到利益要求,故意制造單方事故,多車事故偽造現(xiàn)場,落水事故等案件,現(xiàn)有車輛基本電子化,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車輛部分機件受到外力作用致使部分功能障礙,這樣電子系統(tǒng)短路引起故障,必將在汽車行車電腦報故障,通過專業(yè)專用汽車診斷儀,可以提取故障代碼,對故障代碼進行分析破解,可以將電子原件受損的發(fā)生時間、發(fā)生故障時的里程數(shù)顯示以及個別電子單元損壞時碰撞速度分析。通過汽車診斷設備提取事故發(fā)生時車輛狀態(tài),檢測故障數(shù)據(jù)與當事人自述材料進行證據(jù)審查,結合事故發(fā)生時痕跡物證分析支持結論,予以反駁當事人陳述事實。
在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車輛損失評定過程中,該分析數(shù)據(jù)能夠提供支撐,能夠使辦案交警能夠客觀、科學、公平、公正的將損失金額予以裁定,維護當事人雙方合法利益。
(一)案例一
1.簡要案情:2016年11月XX日,馮XX駕駛粵G6XXXX號南駿牌自卸車在機場路華港工業(yè)區(qū)路段與黎XX駕駛的粵GYXXXX號車發(fā)生碰撞,造成粵G6XXXX號車車頭與粵GYX XX號車左側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馮XX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2.委托事項:本次交通事故車損是否因兩車相撞造成。
3.現(xiàn)場勘查:事故現(xiàn)場為瀝青路面,鄉(xiāng)道,T型路口,道路南北走向,雙向車道,路寬8m,平直路面,粵G6XXXX號南駿牌自卸車車頭朝西南,尾朝東北,靜止于主道東半幅,粵GYXXXX號車車頭朝南,尾朝北,靜止于道路西半幅。現(xiàn)場路面未見制動印痕,事故現(xiàn)場路面可見散落物,散落物部位位于兩車靜止位置對應路面處。
4.分別檢驗:
粵G6XXXX號南駿牌自卸車:該車左前部無明顯碰撞、凹陷、破損痕跡,前保險杠右側碰撞變形痕跡,前保險杠擠壓變形痕跡,右前側輪胎胎壁碰撞刮擦痕跡,輪轂及固定螺栓處有白色物質附著痕跡。
粵GYXXXX號車:該車前機蓋左側碰撞變形、刮擦痕跡,其上有藍色物質附著,中網(wǎng)碰撞刮擦痕跡,其上有藍色物質附著,左前大燈燈罩碰撞刮擦痕跡,其上有藍色物質附著,左前大燈碰撞破損痕跡,左前翼子板碰撞變形、刮擦痕跡,其上有藍色物質附著,前保險杠左側碰撞刮擦痕跡,前保險杠左側碰撞破損痕跡,部分杠體缺失,左前大燈旁前保險杠杠體碰撞刮擦痕跡,前保險杠左側缺失部位內有藍色片狀固體殘留,左前輪失壓。
5.分析意見:
(1)粵G6XXXX號南駿牌自卸車左前部無明顯碰撞、凹陷、破損痕跡,只有前保險杠右側有擠壓變形痕跡、右前輪有碰撞刮擦痕跡,且該車右前側離地高度較大。但粵GYXXXX號車前機蓋可見碰撞變形及刮擦痕跡,中網(wǎng)上部刮擦痕跡,前保險杠左側缺損,二者碰撞受損痕跡在承痕體與造痕體上高度、位置、形態(tài)、痕跡形成方向不形成對應關系。且藍色片狀固體散落物在車身粵G6XXXX號南駿牌自卸車進行整體分離痕跡檢驗,未檢見斷裂口,系外來客體。
(2)兩車碰撞現(xiàn)場路面上散落物方向、位置、形態(tài)均存在疑點,這不符合意外事故原始現(xiàn)場的規(guī)律與特點。
綜上所述:粵GYXXXX號車前保險杠破損痕跡、左前翼子板擠壓變形,左前輪破損痕跡可以排除本次事故造成,事故現(xiàn)場系人為擺放形成。
(二)案例二
1.案情介紹:2017年3月14日3時50分許,劉XX報案稱,在行駛途中不慎將閩FXXX號轎車駛入路邊池塘導致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
2.委托事項:對閩FXXX號轎車事故現(xiàn)場真?zhèn)舞b定。
3.現(xiàn)場勘察:事故現(xiàn)場位于XX市XX縣XX村水塘處,村道,水泥路面,閩FXXX號轎車,車身銀灰色,魚塘護坡處未檢見車身下部4/5處浸泡于魚塘處。護坡泥土路面上未見的車轍印痕,護坡處雜草倒伏狀態(tài)無規(guī)律性。
4.車輛檢驗:
閩FXXX號轎車:車前部碰撞破損痕跡,內部機件內移,雙前大燈碰撞破損痕跡,車輛有明顯過水痕跡,轎車左前門、右前門窗處于開放狀態(tài),車輛底部,車前部受損位置未見雜草嵌入,左、右前門框上沿可見刮擦痕跡,車頂部前門位置左右側見橫向刮擦痕跡,通過對現(xiàn)場照片分析:車前輪向左側偏轉。汽車診斷設備使用:對車輛舒適系統(tǒng)中央模塊,安全氣囊檢驗。
該車車前部碰撞破損痕跡,內部機件內移,雙前大燈碰撞破損痕跡,分析系碰撞其他客體所致,車輛沖入池塘無法所致這種程度損壞;左、右前門框上沿可見刮擦痕跡,車頂部前門位置左右側見橫向刮擦痕跡,分析系應屬于在起吊過程中與起吊繩子刮擦形成痕跡;護坡泥土路面上未見的車轍印痕,護坡處雜草倒伏狀態(tài)無規(guī)律性,分析系人為所致,車輛駛入改地段勢必會存在與運行軌跡形同方向的傾斜。結合專用汽車診斷設備查詢到故障時間最早的為17:09:30-11.03.2017,與簡要案情中報案人報案時間不符。
綜上所述:閩FXXX號轎車可以排除事故造成,事故現(xiàn)場系人為擺放形成。
隨著高科技的逐漸普及,犯罪的手段也變得更加高智能化,加上逐步增強的反偵察意識,也為現(xiàn)場勘查檢驗鑒定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兩起案件啟發(fā),在交通事故鑒定中,涉及人、車、路、環(huán)等四大因素,痕跡檢驗是交通事故鑒定的基礎,車載電腦數(shù)據(jù)提取的新技術手段也能助力偵破案件,實際工作中需要多方法相互結合,相互印證。
參考文獻:
[1]徐敏,姜勇力.痕跡檢驗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
[2]寧德發(fā).汽車電控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檢修[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7.08.01:3-38.
[3]陳衛(wèi)東.交通肇事案車輛痕跡的檢驗[J].刑事技術,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