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來路,也就沒有出路。唯有不忘來路,才能走好正路。每一名黨員干部都必須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做到初心不改、正道直行。
人們常說“做人不能忘本”,就是告誡一個人,無論有多大本事、多大能耐,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位置上,都不能忘了自己從何處來、自己的根在哪里。
不忘來路,方有前路?!奥淦鋵嵳咚计錁洌嬈淞髡邞哑湓??!币坏┩泚砺?,便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秴问洗呵铩ぶ敝G》記載,某次齊桓公和宰相管仲、大夫鮑叔牙、寧戚四人一起喝酒時,齊桓公對鮑叔牙說:“為什么不給我祝酒?”鮑叔牙聽了,雙手捧著酒杯站起來說:“希望您別忘了當初逃命到莒國寄人籬下時的落魄樣子,管仲別忘了被俘送到魯國成為階下囚的日子,寧戚也別忘了自己出身是個趕大車放牛的?!笨梢哉f,“毋忘在莒”,為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樹若斷根就枯萎,人若忘本必失魂。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生命中最艱苦、最難過、最困頓的歲月,更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不忘來路,貴在堅守。百年老字號源于“工匠精神”對品牌的守護,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源于一以貫之保持優(yōu)秀品質。據《世說新語·德行》記載,殷仲堪做荊州刺史時,“食常五碗盤,外無余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他常對子弟說,不要以為我當一州刺史,就認為我會放棄樸素的品格?,F在我對待物質生活還是像從前那樣儉樸,沒有改變,“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損其本”。這就是對來路的堅守,是對自己立身、處世、做人之本的堅守。忘記來路,易入歧路。很多黨員干部都出身普通家庭,勞動人民的純樸、善良、勤勞、堅韌、忠厚、節(jié)儉等優(yōu)秀品質都融入血脈,伴隨終生。但也有少數人丟了根、忘了本,直到身陷囹圄才想起自己是“農民的兒子”……
人生哲學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就包含著對不忘本來、走向未來和不忘來路、走好正路的深刻認知?!胺蛭锸|蕓,各復歸其根?!蓖泚砺?,就會不知歸途;忘記來路,也就沒有出路。唯有不忘來路,才能走好正路。每位黨員干部都必須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做到初心不改、正道直行。(文:寒山石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