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東鳳人民醫(yī)院(528425)蘆娟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528415)陳淵博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的一種常見疾病,亦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圍生期新生兒肺炎病死率甚至可高到5%~20%[1]。新生兒由于其特殊性,感染早期時癥狀多不典型,臨床上為了防止嚴重感染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常常經(jīng)驗性的使用廣譜抗生素。但是抗菌藥物濫用不僅給患者及家屬帶來經(jīng)濟負擔,并且還可能形成致病菌株耐藥,給患兒后續(xù)治療使用抗生素帶來新的困難。因此臨床上,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快速、敏感、特異的檢測診斷指標對于患兒的診治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通過檢測新生兒血液中炎癥因子白介素一6(interleukin-6,IL-6),血清降鈣素(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探討其在新生兒肺炎上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并與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我院新生兒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兒肺炎患兒54例作為觀察組(A組),納入標準:符合金漢珍等主編《實用新生兒學》新生兒肺炎的診斷標準,經(jīng)X線胸片確診。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器官或組織感染,和(或)伴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將觀察組依據(jù)最終病原學檢查結(jié)果分為A1組(新生兒細菌感染性肺炎,27例)以及A2組(新生兒非細菌感染性肺炎,27例)。A1組中男15例,女14例,平均日齡(9.75±3.26)天,平均體重(3.65±1.28)kg,A2組中男13例,女16例,平均日齡(9.59±2.87)天,平均體重(3.60±1.31)kg。另選同期在我院體檢的27例正常足月兒為對照組(B組)。B組中男14例,女15例,平均日齡(9.16±3.63)天,平均體重(3.62±1.32)kg。兩組新生兒在日齡、性別、體重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附表1 兩組新生兒血清lL-6、PCT水平(±s)
附表1 兩組新生兒血清lL-6、PCT水平(±s)
注:*表示與A2組、B組比較,P<0.05;#表示與B組比較,P>0.05。
分組 例數(shù) IL-6(pg/mL) PCT(ng/mL)A1組 27 253.45±69.79* 19.35±7.73*A2組 27 10.35±3.23# 1.35±0.24#B組 27 9.59±2.98 0.97±0.49
附表2 新生兒血清lL-6、PCT診斷意義(%)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入院后2小時內(nèi)抽取未治療A組和B組新生兒靜脈血3mL,置于干燥不含抗凝劑的試管內(nèi),以2500rpm 離心5min后提取血清。
1.2.2 檢測方法 血清PCT使用飛測免疫熒光檢測儀(廣州萬孚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專用試劑檢測。血清IL-6采用美國雅培i2000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其專用試劑檢測,檢測過程嚴格按照儀器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組間比較采取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1組新生兒血清IL-6、PCT明顯高于A2組及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附表1),A2組及對照組血清IL-6、PCT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6、PCT單獨檢測時靈敏度、特異性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附表2),二者聯(lián)合檢測后靈敏度、特異性均高于血清IL-6、PCT單獨檢測,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附表2)。
近年來,隨著高新儀器的不斷開發(fā),在臨床檢驗中新的檢測項目逐漸得到應用,血清IL-6及PCT水平作為一種新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的實驗室指標,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關(guān)注。在臨床診斷新生兒肺部感染時,患兒癥狀常不典型,這種非特異性癥狀的出現(xiàn)常常給臨床診斷及用藥造成困難。血清IL-6及PCT檢測能否作為新生兒肺部感染的早期檢測指標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在筆者的研究中,我們擬通過對三組新生兒IL-6及PCT水平檢測來探究二者對于新生兒肺炎患兒早期診治中的臨床意義。
在本研究中,筆者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A1組(新生兒細菌感染性肺炎組)PCT及IL-6水平較A2組(新生兒非細菌感染性肺炎組)及對照組明顯升高(P均<0.05),而A2組PCT及IL-6水平雖然比B組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結(jié)果與國內(nèi)外研究相一致: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IL-6是機體受炎癥刺激后由免疫細胞(如T、B細胞以及內(nèi)皮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分泌的一種細胞因子。當機體處在感染時,IL-6水平升高[2][3]。而PCT作為一種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zhì)[4],其由甲狀腺素細胞產(chǎn)生,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血液中PCT濃度很低(常小于0.1ng/mL),而當機體發(fā)生細菌感染,在炎癥因子及細菌毒素的刺激下,人體血清中PCT的水平亦會明顯升高。此外多個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病毒感染及非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炎癥相關(guān)疾病中,人體內(nèi)IL-6及PCT仍然保持較低的水平,只有在機體發(fā)生細菌感染時IL-6及PCT才會明顯升高[5][6]。IL-6及PCT這種特性在新生兒肺炎的診斷和鑒別中顯得尤為重要,血清中IL-6及PCT水平變化可以幫助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區(qū)別細菌感染及非細菌感染(如病毒、支原體感染等),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減少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此外,IL-6及PCT診斷意義檢測中,筆者發(fā)現(xiàn)與IL-6、PCT單獨檢測相比,PCT及 IL-6聯(lián)合檢測后靈敏度、特異性均顯著提高。國外的研究顯示,細菌感染時血液中IL-6在1 h內(nèi)即開始升高,而PCT在24 h后才開始升高[7],因此,IL-6、PCT聯(lián)合檢測不僅提高了新生兒細菌感染性肺炎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還可以有效填補窗口期限制,進一步提高極早期新生兒細菌感染性肺炎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血清IL-6與PCT檢測對于新生兒肺炎患兒早期診治有臨床意義,其可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工作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血清IL-6、PCT 聯(lián)合檢測提高了對新生兒肺炎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