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星
摘 要:樁基礎是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重點,其能夠為工程整體提供較大的支撐力,加強工程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建筑工程建設施工速度也逐漸跟上了整體步伐。雖然我國在較多方面都開始開發(fā)新技術,但是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主要通過分析樁基礎施工的重要性及技術特點,對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樁基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1 引言
樁基礎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項較為常用的基礎技術,隨著我國建筑技術的發(fā)展,樁基礎施工技術也得到逐步完善,促使了我國建筑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樁基礎技術其應用優(yōu)勢在于第一,能夠均勻的將自身承重分散到到建筑結構上,降低了建筑的沉降量。第二,可有效提升巖土層的柔軟性,使得建筑基礎項目可以承受更多的載荷,降低了建筑塌方、沉陷發(fā)生的機率。
2 建筑工程中應用樁基礎技術的重要性
在利用樁基礎技術開展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將建筑工程基礎中的樁基與承臺進行有效的連接,其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建筑物的承載能力。樁基礎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建筑結構的上部荷載得到有效傳遞,在保證結構安全性的同時,提高其抗震性能。我國當前的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傳統(tǒng)技術上有了較大的改進,但是還是難以解決所有問題。在利用樁基礎施工技術的過程中,施工流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施工人員的工作負擔不重。這項技術的利用可以提高施工單位的整體收益,為其長遠發(fā)展提供保障。一般來說,樁基礎施工技術可以分為高承臺樁基礎施工技術與低承臺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利用高承臺樁基礎施工技術時,需要對樁基露出地表的一部分進行處理。低承臺樁基礎施工技術則是將樁基礎埋于土壤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樁基礎施工技術的利用對地質條件進行分析,還能夠根據(jù)技術特點做好施工規(guī)劃。因此,在開展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樁基礎施工技術發(fā)揮較大的效用。
3 工民建樁基礎施工技術
3.1 樁基礎前期準備階段
3.1.1 現(xiàn)場勘查工作
在進行施工工作前,我們需要對施工的實際環(huán)境進行現(xiàn)場勘查,并根據(jù)勘查的結果制定相對應的施工方案,運用最適合的成樁手藝,使工作得以順利的進行。而在現(xiàn)場勘查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①要了解現(xiàn)場周圍建筑的各項信息,例如建筑的基本結構和使用年限等,預測該建筑是否會影響施工工作;②勘測人員需要了解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以便后續(xù)制定施工方案時能夠選擇適合的成樁手藝;③要深刻了解施工現(xiàn)場及附近的管線分布,避免管線影響施工工作的正常進行。
3.1.2 規(guī)劃樁基礎施工設計方案
根據(jù)施工環(huán)境,選擇最合理的工藝和技術,制定最合適的施工設計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由于質量引起的各種問題發(fā)生的概率。在對施工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該根據(jù)勘測人員給出的各項實際數(shù)據(jù)信息,來判斷該項工程最適合用的設備、技術和材料。另外,工作人員還應該按照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狀況和水分特征,來選擇最適合的設備,以保證設備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這樣,不僅能夠使施工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保證工程的進度,還能夠使該項工程發(fā)揮出它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
3.1.3 放線定位和施工現(xiàn)場清理
放線定位是指固定好所有的管樁,使管樁不會偏移。為了使最后的結果不會出現(xiàn)偏差,就需要用到網(wǎng)格復位法,即將線設置為標準的網(wǎng)格形狀,然后根據(jù)網(wǎng)格,調整對所有管樁的位置。一般來說,管樁的位置有一定的不同,為了使管樁的位置更加準確,就需要施工人員確定好水準點。在施工之前,將施工現(xiàn)場清理干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管樁附近,需要重點清理。而且為了保證施工工作的有序性,應將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設施有序存放。
3.2 鉆孔和清潔工作
鉆孔是整個樁基礎工程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其對精準性要求較高。在鉆孔時應將護筒壓實,實施觀測鉆孔和鉆頭,防止塌方事故、鉆孔偏離、鉆頭掩埋等問題的出現(xiàn)。其次泥漿需隨著鉆孔的過程均勻灌入,因此需保證適當?shù)你@孔速度。如在鉆孔過程中出現(xiàn)漏水問題應立即停止鉆孔并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再次在鉆孔深度達到工程要求后需對孔徑進行清潔工作。可以采用原漿灌注的方式來清潔鉆孔,保證所排出泥漿沒有顆粒物質,且其中泥漿比例需大于1.1,含沙量小于2%,清空泥漿面必須高于地下水位2米。在鉆孔、清孔的作業(yè)完成后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檢查驗收,直至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當驗收檢查完成后需及時進行鋼筋籠安裝與混凝土灌輸?shù)淖鳂I(yè),在灌輸混凝土的過程中需使用噴水進行第二次鉆孔清潔。
3.3 預制樁施工技術
管理人員在做好材料整理記錄工作之后,就需要按照要求對技術人員進行規(guī)范。在利用預制樁施工技術時,施工人員需要選擇混凝土樁或者鋼樁,這兩種形式是其主要的施工形式。應用混凝土預制樁能夠加強樁基與建筑物其他結構的融合效用,進而提高其承載力,對于保證樁基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有較大的作用。在對預制樁施工技術進行實際應用時,技術人員需要按照打樁順序實施作業(yè),明確打樁方向,對打樁的速度與深度進行控制。
3.4 安裝鋼筋籠與灌輸混凝土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樁基礎工作的基礎內容。第一,使得成孔器械能夠保證平穩(wěn),與中心位置偏移不得超過1%。第二,鋼筋籠的制作一般情況下選擇5字頭焊條,以此來保證焊接的穩(wěn)固可靠。第三,在鋼筋籠吊裝中在中心線與孔徑保持一致的情況下需輕緩下放,當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對鉆孔進行加固處理。第四,在灌輸混凝土之前首先檢查孔底沉渣是夠滿足工程要求,如超出需進行沉渣處理。把混凝土的灌輸導管放置離孔底約40cm處,實時觀測灌注時間和情況。第五,在混凝乳灌注之前還需對孔底沉渣厚度進行測量,如存在實際厚度高于設計高度的情況時需,施工人員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噴射處理。等待孔底沉渣上浮后再將鋼筋籠吊裝其中。
3.5 混凝土的攪拌,灌注與成樁
混凝土采取現(xiàn)場攪拌方式,鉆頭在進入到要求部位之后現(xiàn)場進行攪拌混凝土操作,混凝土配制的時候嚴格依照配比來配制,其中混凝土灌注要采取水下連續(xù)性灌注法,在灌注過程中把灌漿導管深入到力孔底大約0.5m位置,混凝土從導管全部灌注到孔底,提高混凝土面擠出泥漿,第一次下料要確保導管的底端埋到混凝土的下端0.8m之后逐漸提高,之后要一邊進行混凝土澆筑一邊提高導管,導管逐漸上提的時候,盡可能確保導管的底部一直與混凝土面保持超過2m的距離,混凝土灌注過程一定要確保連續(xù)性灌注,發(fā)生特殊狀況必須中斷澆筑工作時,間隔的時間不能超過45min。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保證混凝土的灌注高度,依照規(guī)范標準超過樁頂標高的0.8m。灌注混凝土結束之后將混凝土導管拔出,之后將樁頂?shù)谋砻娓{清除掉。
4 結語
綜上所述,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且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對整體工程建設的施工質量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在工程建設的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綜合考量工程的地質條件、施工場地周邊的環(huán)境、建設工程的具體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并根據(jù)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來制定工程施工的具體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該技術的作用與優(yōu)勢,才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也能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高成,趙學鑫,高世昌等.BIM技術在中國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鋼結構,2016(6):88~91.
[2] 攸明亮.樁基礎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4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