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
小樂器進課堂給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提供一個實施音樂新課程的有益思路和可借鑒的教學實踐方向。在緊密圍繞新課程標準的同時,要結合小件樂器的特點,去探索和總結新的教學方法,這樣的延伸,既突出了音樂聽覺審美的藝術特征,又淡化了技能練習和理論知識的專業(yè)性,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表現(xiàn)及投入藝術探索的興趣。
為了真正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進一步推行素質教育,使學生身體好,學習好,并且能夠有一技之長,體現(xiàn)“立足潛能開發(fā),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辦學理念,近年來,小樂器進校園、進課堂成了教師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途徑,能夠實現(xiàn)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想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便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藝術教育比較注重完善人格,益于智力開發(fā),對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鋁板琴進課堂
在鋁板琴的教學中,由于一、二年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在游戲中進行歌曲教學,并用琴錘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使學生們形象地、多方面地感受節(jié)奏,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同時也可以用琴錘當做打擊樂器,琴錘互相交叉敲擊,或者琴槌敲擊琴幫,要讓學生在玩當中學會知識,真正體會到音樂的樂趣與美感。 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的《捉迷藏》,可以通過先讓學生彈奏尾音的方式,熟悉F調的每個音的不同位置,再慢慢加深,彈奏前面的部分,師生互相配合,也可以生生合作,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豎笛進課堂
下面我來介紹幾種豎笛進課堂的教學:
1.用豎笛來解決課堂中的重難點??梢酝ㄟ^師生互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亦可通過生生互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有個別比較難以掌握的音,也可以通過豎笛來解決。
2. 豎笛進行視唱練習。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揮拍念節(jié)奏,再用豎笛演奏,然后再唱。這樣,只要掌握了節(jié)奏,學生都能自己唱出視唱曲。久而久之,視唱曲就多由學生自學,教師只要糾正一下就可以了。 這樣,在練習豎笛的同時,對學生的視唱和歌曲的學習也是有所幫助的,因此經(jīng)常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學能力。
3. 注重合奏練習
合奏的優(yōu)點:其一,豐富的聲部,立體的音響令學生耳目一新,克服了豎笛音色單薄的缺點。其二,大大增強了豎笛的表現(xiàn)力。其三,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學生,因有“隨眾”效應,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膽吹奏,所以技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再者,合奏中,學生的激情也得到了激發(fā),興趣也隨之越來越濃。
4. 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現(xiàn)在的學生有著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音樂教師應充分運用學生這種心理為教學服務。課堂上可以讓吹得較好的學生范奏,并加入一些打擊樂器伴奏,使其內容更加豐富,教師作簡要講評,并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 對于吹奏的一般的同學也不要讓他們喪失信心,多加以鼓勵,讓他們有信心展示自己。很多以前對唱歌有恐懼心理的孩子現(xiàn)在都對豎笛很喜歡,豎笛讓這些孩子消除了對音樂的不自信。
在豎笛教學中我還設計了“比比誰的反應快” “我是豎笛小行家”等小游戲,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出示的音符、柯爾文手勢、歌曲中的唱名等用最快的速度在豎笛上找出相應的音,在每次比賽中,反應快、演奏準的學生都可以為自己在音樂課堂的表現(xiàn)欄加上一顆“表現(xiàn)星”。當學生熟悉了音符以后,學習吹奏整首樂曲已經(jīng)相當容易,學生的視唱和演奏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學生也對自己能吹奏樂曲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當老師教唱一首新歌以后,學生便能根據(jù)課本上的簡譜很快地用豎笛吹奏出來。很多學生把豎笛放在書包里,一有空就拿出來練習,并自發(fā)地組成了“豎笛小樂隊”,進行表演、切磋。我還在每個教室設立了“小小舞臺我最棒”表演區(qū),請吹奏優(yōu)秀的同學上臺表演,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豎笛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了。甚至老師還沒有教授的課程,他們已經(jīng)能用豎笛準確地演奏出來?,F(xiàn)在同學們每個星期都能演奏兩、三首新學歌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三、適合小學生的幾種教學方法
1. 教師在個別輔導學生的基礎上,將不同的樂器集中進行合奏練習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多聲部音樂作品的聽辨能力與合奏能力,以及集體協(xié)作精神。
2. 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自覺性的學習情緒,教學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走上舞臺,通過演奏體驗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器樂教學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的有效途徑。
3. 尋找班級演奏較好的同學當班級的小老師,協(xié)助老師進行器樂教學,促進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吹好的積極性。這樣做還具有一定的機動性,學生本身比較了解自己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且能夠用他們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誤。
4. 加入游戲的辦法也是常用的器樂教學方法之一,能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通過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學生獲益于趣味游戲之中。
5. 把歌曲教學、視唱教學、器樂技能訓練、欣賞教學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進而深化器樂教學,促進學生音樂的綜合素質。
小樂器進課堂調動了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積極性,改變了過去音樂課只是學唱一首歌曲的舊模式,促進了新型音樂課教學的改革。它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愛好及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各取所好,各盡所能,,為我們音樂教學提供了獨特而令人興奮的教育價值和顯著的教育效果以及現(xiàn)實的可能性。孩子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樂器演奏藝術變成了自己的技能,學生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