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朱堅
摘 要:群體筒倉的直徑當前主流設計為8m-15m,15m以上即為直徑筒倉,原有群體筒倉的滑模平臺的形式已經不能適應需要或者不經濟,因此引入大直徑單體筒倉的環(huán)形滑模平臺是一個環(huán)保、經濟的選擇。本文通過實踐,探索保證其工程質量的措施,以求項目實施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大直徑;群體筒倉;質量控制;綠色項目
1 項目概況
泰州某糧油公司日產2000T稻谷加工項目原料倉為3×4排列為一組,共2組群倉,單倉外徑22m,壁厚300,高度40m。原設計庫底板為有梁板,板厚500,梁為500×900-1300,通過筒壁、附壁柱、獨立柱傳遞到基礎。單倉容量6500噸,單組群倉總倉容(含星倉)9.5萬噸。
2 施工準備
2.1 設計協(xié)同
便于施工是設計的一個前提,從保證施工質量為出發(fā)點,大直徑群體筒倉設計需要對庫底板支撐形式有所調整,需要將原庫底板通過筒壁支撐的形式,改為庫底板通過附壁柱支撐。目的是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實現(xiàn)一次組裝一次滑升,避免中途?;蛘呋脚_改組。該項目通過與設計溝通,增加庫底環(huán)梁,將庫底板與倉壁分離,實現(xiàn)一次組裝一次滑升的目的。
2.2 施工準備
一次組裝滑模面積約5800m2,遠大于常規(guī)2000m2的推薦值,因此準備工作也將與以往不同,需要精心籌劃,充分考慮施工期內可能的不利因素,從5W1E方面多做準備。
(1)資源是保障項目實施的基礎,因此所有資源應在計劃數(shù)的基礎上增加30%左右,并盡可能在滑模開始前備料完成。
(2)管理作業(yè)面較大,因此通訊應保證兩套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通暢,要做到管理崗位明晰,各級指令傳達順暢及時,這有這樣才能保證管理措施的實現(xiàn)。
(3)單庫滑模平臺擴展到群倉,使得原平臺的整體性削弱,因此在滑模平臺的設計上,應根據(jù)情況對庫間銜接、星倉等部分進行加強,提高滑模平臺的整體約束。
(4)施工施工作業(yè)區(qū)變大后,首先要解決運輸問題,其設備配置應能滿足半個滑升時間周期內應需材料運輸?shù)男枨?,同時要考慮備份和故障的影響。
3 實施控制
3.1 滑模平臺
項目滑模平臺平面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該滑模平臺與常規(guī)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局部的強化,盡可能提高平臺整體的剛度,減少后期滑模施工過程中的幾何變形?;F脚_主要強化的部分有兩處,一是滑模平臺外側兩庫交接處,這部分對外圍外形尺寸控制非常重要。二是內部筒倉之間的星倉平臺,是確保筒倉之間相對尺寸的控制關鍵點。強化應根據(jù)自身平臺的結構形式,以提高局部剛度為目的,采取相應措施。除此以外,在平臺外側設置鋼筋堆放支架,以便滑模期間可以通過該處的堆載不同,控制滑模。
3.2 操作要點
(1)滑升速度控制。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超大滑升平臺避免形變,首先要盡可能降低滑升的摩擦阻力,而滑升速度確定了摩擦阻力的大小,因此確保滑模期間一個合理的滑升速度是關鍵。滑升速度的控制涉及人員的配置,作業(yè)流程的銜接,垂直運輸?shù)哪芰Φ鹊瓤刂?,在施工準備階段就需要策劃完成,實施過程重點是管理控制,將策劃落實。
(2)溝通與協(xié)調。作業(yè)區(qū)域變大,作業(yè)人員增多,要確保管理落實,就需要解決溝通,此后才會有協(xié)調,這有這樣才能保證滑模期間各項工作或管理有序進行。除了在施工準備期間對通訊系統(tǒng)合理配置外,還應進行溝通方式交底,相關人員應對自身的溝通內容、頻次、渠道已經后續(xù)的處置非常明晰。
(3)垂直運輸。由于垂直運輸設備在滑模過程中基本無法改變或改變會影響施工,因此其配置的合理性非常重要。①砼運輸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泵機以汽車泵為首選,根據(jù)一個滑升時間的一半和現(xiàn)場條件確定泵車數(shù)量,本例采用了2臺汽車泵,然后根據(jù)砼攪拌站、運輸距離、現(xiàn)場條件確定運輸車輛數(shù)量。以塔吊運輸作為備份,配置相應的機具和場地。②鋼筋及其它材料,除砼以外其它材料以塔吊為主要運輸設備,應綜合覆蓋范圍和運力考慮。③人員上下一般為上人斜道,最低數(shù)量不少于2座,每2000m2的作業(yè)區(qū)域不少于1座。
(4)測量控制。保持滑模平臺滑升水平,目的是減少不同步帶來的變形,因此測量控制是關鍵。超大范圍水平測量宜采用綠光波激光掃平儀,本例用了2臺,每6個庫1臺。
(5)其它。①簡化組織構成,采用垂直管理。本例每庫一個庫負責人,每6個庫為一組,設組負責人,最終這2人對平臺指揮負責。②除專業(yè)必須外,作業(yè)人員多工種組合,相互配合,提高綜合作業(yè)效率。③通過視頻監(jiān)控網絡,提高現(xiàn)場管理人員的效能,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問題。
4 實施效果
該工程歷時8個月全部完成,其中滑模施工11天,過程順利,實測質量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觀感質量獲得現(xiàn)場業(yè)主、監(jiān)理好評。
5 結語
用地的限制與儲藏需求的提高,使得這類筒倉會越來越多,因此總結、推廣有利于這一綠色項目的推廣。雖然本例取得了預期的目標,但今后如果能針對工程質量影響較大的幾個控制項設置專人監(jiān)控,將可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滑動模板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11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鋼筋混凝土筒倉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GB5066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作者簡介:張平,項目經理;朱堅,部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