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祖
[摘 要] 隨著初中英語人教版教材的推廣和普及,改變初中英語傳統(tǒng)教學理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基本素質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師最主要的教學任務。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英語;教學方法
新課標下的課程改革是傳統(tǒng)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單一、教條模式的限制,使閉塞和沉悶的課堂變得主動自由。本文主要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師逐漸開始對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有些教師直接在原有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上套入新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沒有明顯改善。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第一,時間分配不合理。當前英語教學存在課堂教師講的時間長,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短的問題,這違背了新課改中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本質要求。雖然部分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但成效甚微。第二,學生以死記硬背為主,難以做到靈活運用。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死記硬背,特別是在臨考前,不管學生是否理解教學內容,直接劃出重點讓學生靠記憶去學習,忽略了語法和詞匯的靈活運用,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三,過于看重教學的表面形式,不注重教學實效。許多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是基于考試內容來劃分,僅教授考試范圍內的知識,范圍外的一帶而過,大大降低了學習的綜合水平。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能和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因素有關。由于部分教師不能全面理解初中英語教學理念,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忽略了人文素質教育及綜合能力培養(yǎng)等內容。在教學方法上,雖然部分年輕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入了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但在應用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始終離不開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沒有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轉變教學理念,加大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
教育理念直接影響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同時具備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特點,其中工具性指的是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人文性指的是人文素養(yǎng)。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意識到英語教育在情感價值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真正意義。
2.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合作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的適用者是學生,教學活動的實施基礎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教材“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學習中,教師在設計演示圖片時,要充分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教師可以將圖片內容進行分解,與教學知識建立相關性。然后以分組的形式討論圖片內容,鼓勵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英語發(fā)表對圖片的看法。進入訓練階段后,教師可以引入課外短文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為主合作教學的模式不僅可以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將教學目標轉化成主觀需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方向
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方向,才能有效支配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目標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基本情況來制定。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Im more out going than my sister”時,教師不能根據主觀意識來制定教學目標,必須充分了解學生需求。此外,英語學習不僅為了獲取知識,要源于生活,歸于生活,注重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確保學生全面發(fā)展。
4.合理應用網絡教學模式
初中是學生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使用掌握的知識進行交流。例如,在“Could you tell me……”句型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網絡資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學生意識到這一句型主要適合于何種語境,并深刻體會英語語言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搜集與該句型相關的影視片段,讓學生通過配音的方式來提高句型的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育模式依舊沒有成熟。教師作為初中英語的教育者,要善于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來制定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烏云高娃.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方法分析與選擇[J]. 校園英語,2017(18):111.
[2]董明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3).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