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郭玉祥
摘要? ? 以脫毒馬鈴薯品種會-2為試驗材料,探索了納雍縣馬鈴薯施肥技術。結果表明,在納雍縣土壤和氣候條件下,中等肥力地塊凈作脫毒馬鈴薯施純N 120~360 kg/hm2(尿素261~783 kg/hm2)、P2O5 75~225 kg/hm2(過磷酸鈣417.0~1 249.5 kg/hm2)、K2O 180~540 kg/hm2(硫酸鉀300~900 kg/hm2)可實現高產穩(wěn)產,馬鈴薯產量可達20 000~25 850 kg/hm2。
關鍵詞? ? 馬鈴薯;施肥;產量;貴州納雍
中圖分類號? ? S5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07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馬鈴薯是納雍縣主要的糧、菜、飼兼用作物,常年播種面積逾3.33萬hm2,在當地產業(yè)結構調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探索納雍縣高海拔地區(qū)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明確馬鈴薯氮、磷、鉀施肥配比與施肥量,筆者于2018年開展了脫毒馬鈴薯“3414+1”施肥技術試驗課題研究,以期為該縣馬鈴薯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從而促進當地馬鈴薯產業(yè)化迅速發(fā)展[1]。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納雍縣馬鈴薯主產區(qū)骔嶺鎮(zhèn)祠堂邊村某農戶責任地,土壤類型為紫砂泥灰泡土,肥力中等,海拔為1 881 m。
1.2? ? 試驗材料
供試化肥為尿素(含純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8%)、硫酸鉀(含K2O 60%);有機肥為豬圈肥(純含N 0.376%,P2O5 0.155%,K2O 0.298%)。供試脫毒馬鈴薯品種為會-2。
1.3? ?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3414+1”設計方案,共15個處理,2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0 m2,重復間走道50 cm[2-3]。試驗小區(qū)設計如圖1所示,各處理施肥種類及施肥量如表1所示。各小區(qū)除施肥比例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按常規(guī)管理。
1.4? ? 試驗方法
該試驗馬鈴薯種植方式為凈作,單溝,窩行距為33 cm×50 cm,中耕除草1次。70%尿素+90%磷肥+90%鉀肥作底肥,30%尿素+10%磷肥+10%鉀肥一次中期作追肥(齊苗期)[4-5]。馬鈴薯于2018年3月16日播種,5月6日追肥,8月18日收獲。
2? ? 結果與分析
對各處理進行全田驗收,結果見表2??梢钥闯觯幚?~15均比不施肥的處理1增產,處理間差異明顯。說明馬鈴薯對肥料需求較為敏感,試驗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中等肥力水平下,凈作脫毒馬鈴薯獲得最高產量的氮、磷、鉀的施肥配比為N∶P2O5∶K2O=8∶5∶12,實物施肥量為尿素522 kg/hm2、過磷酸鈣834 kg/hm2、硫酸鉀600 kg/hm2,馬鈴薯平均單產可達25 850 kg/hm2。
3? ? 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在納雍縣土壤和氣候條件下,中等肥力地塊凈作脫毒馬鈴薯要獲得穩(wěn)產和高產的氮、磷、鉀用量范圍分別為純N 120~360 kg/hm2、P2O5 75~225 kg/hm2、K2O 180~540 kg/hm2,實物施肥量為尿素261~783 kg/hm2、過磷酸鈣417.0~1 249.5 kg/hm2、硫酸鉀300~900 kg/hm2,馬鈴薯產量可保證20 000~25 850 kg/hm2。
4? ? 參考文獻
[1] 今芝,胡衛(wèi)靜,梁宏,等.烏蘭察布市馬鈴薯施肥現狀研究[J].北方農業(yè)學報,2019,47(1):57-62.
[2] 胡衛(wèi)靜,今芝,梁宏,等.不同施肥方式對馬鈴薯產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北方農業(yè)學報,2019,47(1):63-67.
[3] 王友生,岳云,李效文.不同肥力水平和種植密度對定西秸稈覆蓋馬鈴薯生產的影響[J].西北農業(yè)學報,2019,28(2):198-203.
[4] 魏千賀,王晨,范春梅,等.馬鈴薯種植灌溉方式及施肥研究進展綜述[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8,46(24):20-23.
[5] 王開周,王文華,劉成家,等.不同施肥模式對馬鈴薯希森6號產量的影響[J].基層農技推廣,2018,6(12):45-47.
[6] 張旭臨,車宗賢,龔成文,等.穩(wěn)定性馬鈴薯專用肥對馬鈴薯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試驗初報[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8(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