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芳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圖1
宜興紫砂壺是一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從北宋發(fā)展至今,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發(fā)展,融合了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給人以極大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品,為人喜愛。紫砂壺具有時代性,它源于生活,不斷從生活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兼蓄時代元素,融合時代審美,海納優(yōu)秀文化,呈現(xiàn)出獨特的精、氣、神,讓人從中感受到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刻的人生況味,妙趣十足。
造型是一把壺的基礎,形神兼?zhèn)涞脑煨湍軌蛟跓o形中凸顯其個性特征,承載文化內(nèi)涵,如此才能使外在與內(nèi)在相統(tǒng)一,使作品具有藝術生命力。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紫砂壺造型日益豐富,工藝逐漸完善,發(fā)展至今大致可分為光器、花器和筋紋器三大類型,三大類型相輔相成,共同為紫砂藝術錦上添花。其中,花器可謂紫砂壺造型體系中的另類,它以自然中的花草蟲鳥為原型,融合多種工藝形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極具形態(tài)創(chuàng)意,如同一件強有力的雕塑,極大地保存自然之形,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流露出獨特的自然意趣和強勁的生命氣息。紫砂材質具有非凡的可塑性,為各種仿生形態(tài)設計提供了造型的空間,使作品藝術效果的呈現(xiàn)更為完整。紫砂壺“四季常青”(見圖1)是典型的花器,模仿自然界中松樹的形態(tài),融合了鏤、雕、塑等多種裝飾工藝,既有適度的夸張?zhí)釤挘钟行蜗蟮膶憣?,流露出自然意趣。紫砂壺“四季常青”以圓器為基本形制,身筒扁圓、鼓腹飽滿、線條流暢、一氣呵成,富有張力,整壺重心沉穩(wěn),給人以圓融之感,仿若敦厚堅實的土地,蘊含著生命的張力,而蒼勁的松樹植根于其中,汲取營養(yǎng);底部設以圈足,穩(wěn)定地立于平面,撐起壺身,挺拔有勢;壺肩自然過渡,收斂呈短頸,與圈足上下呼應;壺蓋為壓蓋,與壺口貼合緊密、嚴絲合縫,蓋面光滑平整,與身筒渾然一體;壺流與壺把皆模仿松樹樹干的形態(tài)進行設計,一彎流從身筒自然胥出、蓄勢有力,圈把婉轉于一側,柔順而有力,與壺流相輔相成,流、把上皆飾以凸起的樹結,裂開的表皮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凸顯出韌拔剛健之感,流露出強勁的生命氣息。從壺流向身筒自然伸展貼塑而出一段樹枝渾然天成,與流、把情調(diào)相統(tǒng)一,松枝遒勁有力,細細的松針抱成一團,極富自然意趣,整體和諧而有韻致,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氣息;壺鈕以松樁為原型制成,呈拱橋狀彎而不折、疤結突出,顯出極強的生命力。作品選用優(yōu)質原礦紫泥制成,其色澤醇厚質樸、貼近自然,泛著淡雅幽靜的光澤,渾厚的大地之氣呼之欲出,而壺身裝飾的松針有意。整壺風格瀟灑,泥料、造型與裝飾相輔相成,各部位搭配和諧、形象生動,樹疤、裂皮等細節(jié)雕琢逼真,工藝細致精湛,毫無矯飾痕跡,呈現(xiàn)出自然的意趣,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帶給人遐想的空間。
松樹有“百木之長”的美譽,在我國多有種植,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觀賞植物。松樹耐寒,四季常青、堅韌不拔,人們將松樹與竹子、梅花并稱為“歲寒三友”,可見對松樹特殊的贊賞和喜愛之情??鬃釉澝浪稍唬骸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寒冬季節(jié),萬物凋零,只有松柏依然挺拔蒼翠、生機盎然。試想一下,在大雪紛飛的季節(jié),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松樹身披白袍,當積雪達到一定程度,它彎下腰、雪花掉落,又露出蒼翠挺拔的身姿,正可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樹臨風傲立、張弛有勢,如同溫潤如玉的君子,內(nèi)心堅韌不拔、不改其志,但也懂得在適當?shù)臅r機彎腰低頭,剛柔并濟,契合中國人“方圓并濟”的為人處世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況味;中國人熱情友好,松枝舒展,彬彬有禮,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恭迎四方賓客,最著名的是黃山迎客松,更是成為國人向世界敞開心扉、友朋遍天下的形象標志,也因此,松樹象征著忠貞的友誼與愛情,也象征著中國人的待客之道。此外,松齡長久,經(jīng)冬不凋,所以被視為仙物,用以祝壽考、喻長生。此壺將以松樹為原型,將松樹蒼勁的生命姿態(tài)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充滿了生命魄力,讓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情懷,給人以一種震撼心靈的生命張力,同時也讓人在無形中感受松樹的精神品質,感受松樹背后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給人以積極的精神力量。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自然萬物皆有靈性,紫砂藝人從自然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將多種造型裝飾工藝融會貫通,極大程度地保存自然之形,還原自然之美,同時又融入個人的思想和情感,使手中的每一抔紫砂泥都富有生命的姿態(tài)和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