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旭虹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干預現(xiàn)狀,發(fā)病主要因素包括包括精神因素、壓迫頸部神經、壓迫頸部血管、頸部軟組織疲勞損傷,腰背部肌肉損傷和其他。闡釋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干預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以期為手術室臨床護理實踐和護理科研提供信息。
【關鍵詞】手術室;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癥;綜述
【中圖分類號】R32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096-01
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電離輻射的影響,甲狀腺疾病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 手術治療是甲狀腺腫瘤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甲狀腺體積較小且頸部不易暴露等特點,患者術中需保持頭低肩高的體位,體位綜合征的出現(xiàn)隨甲狀腺發(fā)病率的逐年增加。[2]甲狀腺手術體位因頸部過伸的角度大及時間長等,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術后頸過伸腦循環(huán)紊亂綜合征。術后惡心和嘔吐是麻醉和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除不適感外,持續(xù)的惡心和嘔吐,還可引起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吸入性肺炎、腹壓增高致皮下血腫形成等一系列并發(fā)癥,不但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而且隨著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PONV給患者帶來比傷口疼痛還大的痛苦和恐懼,增加住院時間和經濟負擔。頸部切口縫線處壓力增高,切口出血及裂開,顱內壓增高,機體水電解質平衡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并不少見。
1 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發(fā)生主要因素
1.1 精神因素
患者術前緊張焦慮,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失調,造成緊張性頭疼;
1.2 壓迫頸部神經
頸椎上段棘突較下段短而導致上段頸椎活動度大,上段脊神經更易受到頸椎過伸姿勢的壓迫,手術時過伸體位導致頸椎間隙變小,椎間孔周圍韌帶變形,壓迫頸脊神經根,臨床表現(xiàn)為壓迫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為主的頭頸部疼痛。
1.3 壓迫頸部血管
主要指椎動脈以及枕大神經伴行血管。手術過伸體位導致椎動脈橫穿頸6~7橫突孔時受壓迂曲,直接影響腦組織供氧,腦部缺氧引起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枕大神經伴行血管因其神經走形的特殊性,在椎后方與神經同時受到擠壓和牽拉,出現(xiàn)缺血性枕大神經炎,誘發(fā)患者出現(xiàn)頭痛癥狀。
1.4 頸部軟組織疲勞損傷
手術時,頸部若維持過伸姿勢時間過長,易使椎后肌肉群及椎后韌帶產生疲勞性損傷,局部過度擠壓產生缺血性損傷,直接導致術后引起頸肩疼痛。
1.5 腰背部肌肉損傷
甲狀腺體位腰背部的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時間稍長可能發(fā)生急性肌肉損傷,致乳酸、肌酸等代謝產物增加,刺激組織,使肌肉酸痛。
1.6 其他
手術暴露的過度牽拉引起的軟組織和神經的鈍性損傷;術后低血糖;麻醉藥物的不良反應。
2 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干預研究現(xiàn)狀
2.1 國外干預現(xiàn)狀
國外學者運用佩普羅 Peplau理論的報道顯示,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促進抑郁癥或嚴重精神錯亂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減少病人對鎮(zhèn)靜藥物的依賴性,并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控制高血壓及并發(fā)癥等也有積極療效。[3]1994 年,美國護理專家 Kolcaba 提出舒適理論,將舒適分為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和環(huán)境舒適四個領域,各個領域相互影響,Kolcaba 認為,患者的舒適度與其健康行為相互促進,護士在采取護理措施前應評價其舒適水平,對于手術患者,由于術前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狀況下還要配合醫(yī)務人員擺好手術體位,舒適護理應作為整體化護理藝術的過程和追求的結果,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受和滿意度。[4]德國從90年代開始正規(guī)體位培訓,只有執(zhí)證人員才有資格安置手術體位,國外設有受過體位安置培訓的專人來安置手術體位,而不是由手術室護士完成,從而保證了體位安置的準確性。標準手術體位在為手術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病人的舒適度。[5]
2.2 國內干預現(xiàn)狀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院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體位訓練方案,該方案的實施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甲狀腺手術的體位綜合征和術后并發(fā)癥,增加患者心理應激的承受能力,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此外,該方案的應用,規(guī)范了護理工作,減少了護理行為的隨意性,能有效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確保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6]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甲乳外科利用術前對甲狀腺患者通過ABC情緒管理,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應對方式配合術后納米穴位貼可以明顯緩解甲狀腺術后相關體位性綜合征,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7]廣東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研制了新型體位墊(充氣式梯形墊和U形墊)應用于甲狀腺手術中,以提高手術患者的舒適度,減少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同時利于手術操作,避免污染手術部位,減輕手術室護士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8]山西省腫瘤醫(yī)院頭頸外科通過術前頸部的舒緩運動、頸仰伸的體位訓練、術中根據(jù)手術需求改變體位來增加患者對特殊手術體位的一個適應性操作,對降低或減輕甲狀腺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及癥狀有重要意義,該方法簡便、易行,不僅能增加患者的舒適度,術前、術中、術后也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推廣。[9]廣西桂東衛(wèi)生學校附屬醫(yī)院術后患者肌內注射復方冬眠靈(鹽酸氯丙嗪和鹽酸異丙嗪)各25mg,半小時后患者即能睡眠3h左右,讓患者身心得到休息,對甲狀腺術后并發(fā)癥預防起到積極作用,術后手術體位綜合征發(fā)生率下降,且癥狀較輕,無需再用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促進疾病的康復。[10]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通過皮質下、腎上腺、神門、頸等耳穴埋豆的護理操作,能達到消炎、解痙、止痛的治療目的,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緩解椎動脈的痙攣狀態(tài),解除頸神經炎癥,由于減少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從而改善頸背部頭痛癥狀,可減少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積極有效的護理參與可減輕患者痛苦,促進術后恢復,有利于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11]
3 小結
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給患者帶來了許多不適和痛苦,不僅影響手術進程,而且還會導致術后頸部切口縫線壓力增高,切口出血及裂開,吸人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從而影響術后的恢復。嚴重者還會引起術后出血再次進手術室行二次手術。[12]因此積極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以降低甲狀腺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fā)生,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士偉,孔凡國,湯冬琴,等.浙江上海地區(qū)健康人群甲狀腺結節(jié)發(fā)病情況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2(32):214-216.
[2] 崔苗,趙峰,王萬霞,等.甲狀腺手術體位綜合征的預防和護理[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38(1):107-108.
[3] 裴艷,劉曉虹.應用佩普洛人際理論探討臨床心理護理路徑[J].護理研究,2005,19(28):2539-2540.
[4] 徐梅,王英麗,趙琳,等.手術體位舒適性量表的形成及信度、效度檢測[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0):1045-1047.
[5] 別逢貴,李柳英,戴紅霞,等.建立標準手術體位的實施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3):285-286.
[6] 杜彩萍,丁飚,馬俊.術前體位訓練對降低甲狀腺手術后不適的效果觀察[J].上海護理,2008,8(1):59-60.
[7] 佘曉芳,韓永紅,燕菊萍,等.情緒管理配合穴位貼減輕甲狀腺體位綜合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38(3):416.
[8] 馬傍喜,盧秒容.改良體位墊在預防甲狀腺手術體位綜合征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9):81-82.
[9] 趙宏彩,范改萍.體位訓練在降低甲狀腺手術體位綜合征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3(8):1106-1107.
[10] 薛梅,楊美清,覃麗妮,等.復方冬眠靈防治甲狀腺術后手術體位綜合征效果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0-81.
[11] 田月香,何月紅.耳穴埋豆在改善甲狀腺手術體位綜合征中應用[J].交通醫(yī)學,2014,28(3):283-284.
[12] 查全萍,周文芳,劉斌,等.術前體位訓練對甲狀腺手術體位綜合征影響的臨床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