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元斌
摘?要:本文從項目學習活動案例角度出發(fā),結合媒體技術對項目學習的輔助作用,簡略地探討了中學物理教學活動的新體會.同時運用典型實例片斷對個人設想進行了論證,并指出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再創(chuàng)新——項目學習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能力及深度學習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關鍵詞:項目學習;媒體整合;深度學習
文章編號:1008-4134(2019)18-0019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
項目學習,以解決一個真實問題(或一個項目成果——產品)為核心,是一種動態(tài)的自主學習過程,為解決這個問題,產生可見的公開成果,引導所有參與者對成果進行評估和分析.成果的修訂、完善和公開報告的過程被看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我們跨章節(jié)、跨單元甚至跨學科地重新整合教材,甚至是自編教材.而深度學習的教學實施,教師要超越知識的表層,深入研究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澈陀行У幕顒?可見,深度學習與項目學習之間存在著很多相通、相融之處,它們正逐步改變著我們的教學和評價方式,影響了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理念.當前在各個教育階段正逐步推廣并實踐著項目學習與深度學習.基于項目學習的理念推進教學,促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新思想,并能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解決問題,進而實現(xiàn)知識建構向能力提升的轉化,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1?源于實際、課例規(guī)劃——項目學習的機源設想
近一階段物理項目學習案例研究的實踐,讓我們認識到新媒體技術在項目學習中對深度學習的引發(fā)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多媒體投影的直觀性、電子白板的交互性、移動工具的及時性……,能讓學生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跨越時間與空間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并進一步通過相關知識的遷移——聯(lián)想——拓展,最終在項目學習這一全新理念的合作過程中培養(yǎng)每位成員的深度學習能力.
1.1?課例的源起
本文的項目活動是在學完浮力基礎知識后,為進一步鞏固浮力等知識的實際應用水平,通過再學習、再創(chuàng)造的研究歷程,進一步拓展深度學習與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用生活化的材料制作學具,特引出本項目學習課例.本課例主要源于利用密度計可以測量液體的密度,而在后期的習題處理中常出現(xiàn)的綜合利用浮力等知識測算固體密度的新方法.有學生提問:能否利用類似原理,制作一個儀器去測算出固體的密度呢?初步設定解決:“(1)測某液體密度;(2)測某金屬塊的質量;(3)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三個遞進式問題.經過近兩周的項目學習課例的研學過程,最終完成升級版的密度計——“浮力計”,以達到測固體的密度這一高級目標.
1.2?項目的總體設想
基于對該類實際問題的深入思考,經同仁們反復論證該問題的可行性,成立項目學習課例組、制定《目標計劃書》、編寫《校本教材》,進一步將項目總體設想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課內“項目學習”啟動,課上活動制作密度計;第二階段:浮力秤制作,課內密度計小組自評與互評,浮力秤原理學習與初步制作,課外浮力秤刻度研究與完善;第三階段:浮力計測密度.課外活動將浮力秤改裝成可測質量和重力(可間接測浮力)的浮力計.最后進行成果匯報,展示“浮力計”測量物體密度的過程.在整個項目教學案例研究中拓展“循環(huán)遞進式探究法”,搭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
2?媒體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項目學習的興趣驅動
研究表明:在學校教育當中深度學習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而項目學習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深度學習的過程,提高深度學習能力.項目學習的出發(fā)點是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利用新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導入準備,再利用圖像、動畫、微課等展示真實世界的物理現(xiàn)象、自然景觀等)的教學引入,此舉更有利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智慧高效課堂的推進,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在全體學習小組成員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引出學生的項目學習,讓每一位參與的學生都能主動去獲取知識、引發(fā)思考、提升能力,進而逐步驅動學生們的深度學習.
【教學片斷1】在項目學習“浮力計”測物體的密度活動的第一階段:活動啟動與密度計制作小課題研究中,我們采用了以媒體為主線、小目標為驅動,并利用一個個遞進式的探究活動進行深度學習的推進,同時逐步揭開項目學習的神秘面紗.
2.1?活動的設想
首先課內通過微課——進行浮力現(xiàn)象回顧,再進入《校本教材》中浮力故事的學生自主閱讀與生生交流,進一步深入認識浮力產生原因的微實驗(再認識),然后跟蹤概念與規(guī)律的知識重組,實物測量的體驗再到目標問題的提出.接下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制定小課例目標、人員分工,設計出系列探究活動計劃,逐步進行以下步驟:漂浮子制作(如何豎直漂?。烤W上搜索原理及物品制作);定性密度計自制;再之后拓展型問題:如何標度?實驗探究性問題:計算物理規(guī)律.
2.2?主要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
2.3?項目學習實施
學生進行相關課外活動前的準備:利用QQ項目學習群進行組內與組間交流,之后進行“定性”密度計制作、評比,再到“定量”測量嘗試,再通過交流研討刻度的繪制方法,小組進一步進行自評、反思,并改進等遞進式項目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興趣,使其心理認知上產生沖突.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集中指向項目學習課例內容,不自主地進入深度學習與項目學習相融合的學習活動中——液體密度計(定量)制作(如圖2所示).
2.4?活動反思
通過這樣的活動過程,讓小組內的每一位學生成為自我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實踐過程中,學生總會出現(xiàn)使用不協(xié)調,刻度標注誤差大、問題反復產生等現(xiàn)象,而教師必須做好項目學習的引導者,及時給予鼓勵和總結,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養(yǎng)成自覺參與的習慣,讓課例目標的實現(xiàn)在學生的深度學習過程中得以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