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暢
435400武穴市中醫(yī)醫(yī)院普外科,湖北武穴
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的急腹癥,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一般是由感染、梗阻等原因所致。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腹腔鏡切除術,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和成熟,臨床逐漸從三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向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轉變,本文旨在分析比較三孔與單孔腹腔鏡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為提高臨床療效和切口美觀度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1~54歲,平均(36.85±6.79)歲;疾病分型:單純型30例,化膿型1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2~56歲,平均(36.94±6.85)歲;疾病分型:單純型28例,化膿型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為急性闌尾炎,并符合腹腔鏡切除術指征。②發(fā)病至就診時間在72 h以內(nèi)。
排除標準:①存在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闌尾膿腫的患者。②存在血液與免疫系統(tǒng)疾病、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③存在其他原發(fā)性腹腔疾病、腹部手術史的患者。④存在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的患者。
方法:①觀察組采用單孔腹腔鏡切除術治療,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路,行氣管插管全麻?;颊呷⊙雠P位,術者位于患者左側,助手位于患者右側,常規(guī)消毒鋪巾,在臍右下緣作一10 mm長的切口,建立CO2氣腹,氣腹壓維持在12~14 mmHg。經(jīng)穿刺口置入腹腔鏡,作為觀察孔。在觀察孔上緣3 mm左右處進行穿刺,置入5 mm trocar作為主操作孔,于觀察孔下緣3 mm處進行穿刺,置入5 mm trocar,將抓鉗置入。使用腹腔鏡探查腹腔,明確闌尾位置,將闌尾系膜血管離斷、游離,使用無損傷抓鉗提起闌尾根部并使用圈套器進行結扎,使用超聲刀將闌尾離斷并放入到標本袋中,之后對闌尾殘端黏膜組織進行電灼,從切口取出標本袋,縫合切口。②對照組采用三孔腹腔鏡切除術治療,體位、麻醉方式與觀察組一致,選擇左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外1/3交界處10 mm大小的穿刺孔作為主操作孔,選擇臍與恥骨聯(lián)合連線中點5 mm大小的穿刺孔、臍下6~8 mm處5 mm大小的穿刺孔作為副操作孔,其他手術步驟與觀察組相同。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①記錄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圍術期相關情況。由兩組患者使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標準對疼痛程度進行自評,總分值為10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輕。兩組患者從切口瘙癢、硬度、疼痛、不適感、瘢痕增生等方面進行切口滿意度評分,采用1~5分的5級評分法,分值越低,切口滿意度則越低。②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疼痛評分比對照組低,切口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 無 統(tǒng) 計 學 意 義 (χ2=1.127,P=0.288,P>0.05),見表2。
急性闌尾炎為臨床常見、高發(fā)的急腹癥[1-2],病情進展快,以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3]。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傳統(tǒng)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為多孔操作,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成熟、人們審美觀念的提高,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受到患者的青睞。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疼痛評分、切口滿意度評分均比對照組更優(yōu),這說明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優(yōu)勢較三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加明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分析原因可能為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創(chuàng)傷小、切口少[4],因此術后疼痛輕,且術后切口愈合后可與臍融合,可較好地隱藏手術瘢痕[5],提高切口美觀度和患者滿意度[6],另外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7],可縮短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有助于切口愈合[8],進而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兩種術式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術者的腹腔鏡手術操作熟練度有關。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肛門排氣時間(h) 疼痛評分(分) 住院時間(d) 切口滿意度評分(分)對照組 40 19.40±8.65 42.52±10.39 31.01±10.23 4.50±1.76 4.73±1.45 2.18±0.64觀察組 40 17.83±8.46 40.67±10.41 22.65±7.92 2.05±1.00 3.02±0.76 3.85±0.70 t 0.821 0.796 4.087 7.655 6.606 11.136 P 0.414 0.429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n(%)]
總之,在急性闌尾炎的治療中,單孔腹腔鏡切除術的應用價值高于三孔腹腔鏡切除術,其具有微創(chuàng)、疼痛輕、切口美觀度高等優(yōu)勢,更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