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進 劉霞
563000貴州航天醫(yī)院1,貴州遵義
563000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2,貴州遵義
扁桃體摘除術是患者出現扁桃體疾病后,耳鼻咽喉科為改善身體健康而實施的一種治療措施。其中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即將整個扁桃體連同包膜完整切除,對于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等問題的改善有著積極促進作用,經治療后疼痛得到緩解[1]。而在手術治療方式方面,以往采取的治療措施多是以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為主,但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持續(xù)提升,逐漸將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這種新型治療措施運用到治療過程中。為此本研究選取108例患者分別進行了兩種手術治療,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扁桃體摘除手術患者108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4例。A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24~69歲,平均(46.17±1.09)歲。B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25~68歲,平均(46.08±1.1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A組運用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治療。治療前,對患者全身麻醉、消毒,使用Davis開口器撐開扁桃體將其充分暴露,使用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tǒng)實施相應治療,并且進行手術參數的設置,如將切割功率設置為7檔,而凝血功率則設置為3檔,從扁桃體上極切開腭舌弓黏膜將其充分暴露,沿包膜切至下極,使用圈套器將扁桃體切除,并做好止血工作。術畢檢查有無殘留組織,若患者情況正常,則表明手術最終成功,并在3~5 d內使用抗生素治療。②B組運用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治療。治療前需實施全身麻醉,并且做好患者全身消毒工作,使用Davis開口器,確保扁桃體撐開充分暴露。在手術期間,從上極到下極沿背膜剝離扁桃體,使用圈套器對扁桃體進行套除。為避免出現大量出血,給予紗球對出血位置進行合理壓迫,并對出血點進行縫合。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54 7.57±2.01 2.01±0.88 B組 54 7.66±1.86 3.69±1.32 t 0.24 7.78 P 0.81 0.00
觀察指標:對兩組治療后疼痛評分(VAS評分)進行對比,VAS評分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分數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強。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4.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VAS評分比較:A組治療后疼痛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扁桃體作為人體口腔內部的一對扁卵圓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扁桃體窩內,對于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如果扁桃體受到病菌侵害,很容易出現諸如慢性扁桃體炎等疾病,不僅影響身體健康,同時還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若病情持續(xù)嚴重,還有可能導致敗血癥或遠處器官感染等問題,需要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2]。
以往實施治療措施多采用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手術采用彎刀、剝離子等器械對患處進行切開、分離,同時使用圈套器,從而完整切除扁桃體。但是由于扁桃體血液循環(huán)豐富,手術過程中不僅導致患者出現大量出血,同時還會影響手術治療效率,并且導致患者在術后產生劇烈疼痛。為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現臨床將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這種新型的治療措施運用到扁桃體切除治療過程中,療效顯著。
低溫等離子是繼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后的物質第四態(tài),是一種無接觸的電外科學技術。治療期間,在計算機程序控制下,能夠迅速凝固組織蛋白質,同時對于細胞崩解、血管收縮和封閉也有著顯著的效果。但也僅僅只是達到破壞和分離黏膜的效果,而黏膜下深層組織和周圍正常組織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實施相應的手術治療,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減少術后帶來的創(chuàng)傷,避免在手術期間出現大量出血,同時也有利于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對手術治療效率提升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3]。
結合本研究觀察結果顯示,實施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患者其治療后疼痛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使用傳統(tǒng)扁桃體剝離術治療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的運用,有利于避免患者產生劇烈疼痛,同時對手術治療質量的提升也有著積極幫助,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實施低溫等離子刀扁桃體切除術,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疼痛,同時也有利于幫助患者減少并發(fā)癥,值得臨床推廣。